摘要: 本文概述了20世纪30至90年代日本对林语堂作品的接受状况,将六十年间的接受过程 划分为四大阶段,归纳了26部林著日译本的总体特征;同时结合日本学者合山究的林学论述 ,从国际文学交流的视角,对林语堂其人其书进行了全新的透视与评价。
关键词:林语堂;日本;接受;研究;合山究
中图分类号:i1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63(2009)1-0041-04中国论文联盟
一、 林语堂作品在日本的接受
自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伴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开启,日本文化界 对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的研究兴趣也日渐浓厚起来。在短短的几年中,先后再版并出版 了一批林语堂的代表性著作的日译本,其中再版的林著旧译本有五种:
(1)文化批评代表作《人生如何过》(原译名为《生活的发现》,即《生活的艺术》), 坂本胜译,创元社,初版于昭和13年/1938年,再版于1979年;
(2)散文集《支那的幽默》(选自《小评论》),吉村正一郎编译,岩波新书,初版于昭 和15年/1940年;
(3)小说《朱门》,佐藤亮一译,新潮社,昭和29年初版;再版书名为《西域的反乱》, 芙蓉书房,1973年;
(4)长篇小说《北京好日》(即《京华烟云》),佐藤亮一译,jiipo社,昭和25年/1950 年初版;芙蓉书屋,昭和47/ 1972年再版;
(5)人物传记《则天武后》,小昭丹译,misutsu书房,初版于昭和34年/1959年等。
而新编和新译的林著则包括三种:
(1)传记代表作《苏东坡》,合山究译,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1978年;
(2)散文选《自由思想家林语堂——散文与自传》,合山究编译,明德社,昭和57年/1982 年;
(3)文化批评代表作《中国:思想与文化》(即《生活的艺术》),锹柄治郎译,讲谈社 学术文库,1999年
[1]。
其实,日本对林语堂著作的翻译早在1930年代就已经展开,随着林语堂在国际文坛上的崛起 ,日本文学界对林语堂及其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依据不同的时间段,我们不妨将 日本翻译界对林语堂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20世纪30年代后期:
目前就笔者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林著日译本,是初版于昭和13年即1938年的三部译本,它们是 :
(1)新居格翻译、丰文书院出版的《吾国与吾民》,该书英文本初版于1935年美国,当年 即成为美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2)创元社出版、政治家坂本胜翻译的林语堂1937年的新著《生活的艺术》,日文本书名 为《生活的发现》,该书1979年再版时更名为《人生如何度过》;
(3)偕成社出版、永井直二选译的《生活的艺术》,日译本书名为《有闲随笔》。
也就是说,1930年代最初的林著日译本,主要集中于林语堂在欧美文坛上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代表作上。
次年为昭和14年(1939年),日本还翻译出版了两本重要的英文林著,它们是:
(4)《孔子的智慧》(美国兰登书屋,1938);
(5)《中国新闻舆论史》(美国芝加哥大学,1936)。
前书由川口浩翻译,育生社出版,译本名为《孔子论》;后书由安藤次郎、河合彻翻译,生 活社出版,译本名为《支那的言论的发达》。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诸种原因,《中国新闻舆 论史》至今尚无中译本问世。
二、进入20世纪40年代,林著的日译并未由于中日战争的形势变局,以及林语堂本人在美国 舆论界强烈的反日言论而停止;相反,就译本的篇幅和内容而言,对林著的日文翻译还有进 一步的拓展。
昭和15年(1940年),有四部林著的日译本面世,它们分别是:
(1)《支那的知性》(即《小评论》),喜入虎太郎译,创元社出版;
(2)《支那的幽默》(《小评论》选译),吉村正一郎编译,岩波新书社出版;
(3)《北京好日》(《京华烟云》),小田狱夫等四人翻译,四季书屋出版;
(4)《北京好日》(《京华烟云》),鹤田知也译,今日问题社出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1939年出版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其中含有强烈的反日内容, 并涉及到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但并未影响该书于一年后在日本的翻译和出版。鉴于作品内容 的敏感性,当年的两个译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迟至十年后的1950年,才有日本翻译家协 会副会长佐藤亮一翻译的全译本问世。这样,在《京华烟云》中文本尚未出现的时候,日本 国内却已经有三个以上不同的翻译本存在了。
1940年代,还有几部林语堂的作品得到翻译,它们是:
(5)《泪与笑之间》(即《啼笑皆非》,此系文明批评著作),译者不详,彰考书院,昭 和18年/1943年;
(6)《机械与精神》(即《大荒集》选译,为早期散文),渔返善雄译,朝日新闻社,昭 和21年/1946年;
(7)《爱与讽刺》(即《讽颂集》,原作于1940年)土屋光司译,飞鸟社,昭和21年/1946 年;
(8)《东西的国民性》(选译自《语堂文存》,1941年原版),渔返善雄译,增进社,昭 和21年/1946年。
其中,《机械与精神》、《东西的国民性》的翻译者渔返善雄,是日本翻译界的著名前辈, 也是当年辜鸿铭著作的日文译者。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三、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几年中,以日本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佐藤亮一的《北京好日》(即《 京华烟云》)全译本为代表,“林语堂长篇小说三部曲”先后被翻译为日文。其中,佐藤亮 一在翻译过程中,曾多次与原作者有过大量的书面和当面的接触与交流,其译本对内容的理 解也更为深入、可靠。三部曲的另一位译者竹内好,是日本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鲁迅研究专 家,其《近代的超克》一书,对日本文坛和学术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林氏三部曲”的日译本分别是:中国论文联盟
(1)《北京好日》(即《京华烟云》)全译本,佐藤亮一译,jiipo社,昭和25年/1950年 初版;河出书房,昭和26、27年/1951、1952年虎门两次再版;芙蓉书屋,昭和47年/197 2年,最新版;
(2)《风暴中的树叶》(即《风声鹤唳》),竹内好译,三笠书屋,昭和26年/1951年;
(3)《朱门》,佐藤亮一译,新潮社,昭和29年初版;芙蓉书屋,昭和48年/1973年,最新 版,书名更改为《西域的反乱》。
同时期,翻译出版的其他林著还有:
(4)《杜十娘物语》(《英译重编传奇小说》,1951年原版),佐藤亮一译,朋文社,昭 和31年/1956年;
(5)《苏联革命和人性》(《匿名》,1962年原版)佐藤亮一译,创元社,昭和34年/1959 年;
(6)《则天武后》,小昭丹译,misutsu书房,初版于昭和34年/1959年;
(7)《开明英文文法》(1931),山田和男译,文健书房,昭阿和34年/1959年。
另外,佐藤亮一还译有一册林语堂的红学著作,名为《红楼梦》,其出版社和出版年月不详 。
四、20世纪60-70年代,受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影响,日本对林著的翻译和介绍几乎空白。
五、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世纪末,林著出版、再版约7种;其中旧译再版5种,新译本3种。 具体内容,见前文所述。
综观60多年来日本文化界对林著的翻译和介绍,其中相对集中的翻译出版时期分别为:
(1)1930年代后期。1938和1939两年中,有5种译本问世; (2)1940年代。共出版译本8种。即在中日战争期间,共出版林著13种;
(3)1950年代。出版译本约8种;
(4)1980年代前后。再版和新译共8种。
至此,自1930年代至20世纪末,林语堂著作在日本的翻译本已超过26种
[2]。
林著日译本的覆盖面,几乎涉及林语堂作品的所有方面。从早期小品文到中期的长篇小说, 从文化批评代表作到人物传记、学术专著,以及各种英文编著和教科书,可以说应有尽有。 绝大部分译著,都直接译自英文原著,而且大多能与原著出版时间保持同步,日译文的出版 很少晚于原著出版时间5年以上的。甚至于在《京华烟云》中译本尚未出现时,已经有不止 一个日译本问世。其翻译速度之快,译本品种之全,使人印象深刻。
林著翻译者中不乏日本文化界的一流人物,例如,日本翻译界前辈、辜鸿铭著作的翻译者渔 返善雄,日本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鲁迅研究专家竹内好,曾经担任日本翻译家协会副会长、 也是川端康成挚友的佐藤亮一,还有日本政治家、曾任日本众议院议员和兵库县知事的坂本 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林语堂的作品具有动人的魅力。而最近新翻译的《中国:思想 与文化》(即《生活的艺术》,讲谈社学术文库,1999年),则是由留学北京的新生代中国 学学者锹柄治郎通过大陆出版的林著中译本转译,这是与先前由英文本直译的情况有所区别 之处。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2)1940年代。共出版译本8种。即在中日战争期间,共出版林著13种;
(3)1950年代。出版译本约8种;
(4)1980年代前后。再版和新译共8种。
至此,自1930年代至20世纪末,林语堂著作在日本的翻译本已超过26种
[2]。
林著日译本的覆盖面,几乎涉及林语堂作品的所有方面。从早期小品文到中期的长篇小说, 从文化批评代表作到人物传记、学术专著,以及各种英文编著和教科书,可以说应有尽有。 绝大部分译著,都直接译自英文原著,而且大多能与原著出版时间保持同步,日译文的出版 很少晚于原著出版时间5年以上的。甚至于在《京华烟云》中译本尚未出现时,已经有不止 一个日译本问世。其翻译速度之快,译本品种之全,使人印象深刻。中国论文联盟
林著翻译者中不乏日本文化界的一流人物,例如,日本翻译界前辈、辜鸿铭著作的翻译者渔 返善雄,日本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鲁迅研究专家竹内好,曾经担任日本翻译家协会副会长、 也是川端康成挚友的佐藤亮一,还有日本政治家、曾任日本众议院议员和兵库县知事的坂本 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林语堂的作品具有动人的魅力。而最近新翻译的《中国:思想 与文化》(即《生活的艺术》,讲谈社学术文库,1999年),则是由留学北京的新生代中国 学学者锹柄治郎通过大陆出版的林著中译本转译,这是与先前由英文本直译的情况有所区别 之处。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林语堂对自然美和自然生活的热爱、憧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气质,而无法回归故国的 乡愁更加强了这样的气质。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提倡老庄闲适生活理想,把“自然的性灵 ”作为现代人灵魂拯救之道的人生哲学家。林语堂把中国古代文人的优雅传统和现代人的生 活相结合,把自然爱作为人生哲学的基石。合山究教授认为,今天,大自然被破坏,地球及 其生态不断恶化,人类的物质文化极大繁荣而精神安宁却日渐丧失,因此,林语堂热爱自然 的人生哲学,具有尽早再认识的价值和迫切性。中国论文联盟
合山究引用台湾作者大华烈士在《我的朋友林语堂》一文中的文字指出:“通过我们深厚的 友情,我真切地感受到,在林氏夫妇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对人类的同情,对生命价值的喜 悦,对社会事务的热爱,对言语行为的洁净感,对帮佣的优待,对宇宙人生充满善意的乐观 态度。换言之,你始终找不到所谓‘异教徒的中国人’,即使在外国真正的基督徒中,你也 难以寻找到如此珍贵的品质和情感。”(台湾《逸经》杂志第11期)合山究教授认为,林语 堂其实是一位富有人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者,众所周知,他对家庭充满温情的爱, 从不愿给朋友添麻烦。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一方面是肆无忌惮的社会批判,另一方面也可以 感受到温润的东西。林语堂自称:“行为崇孔孟,思想本老庄”,“文章可幽默,做人须认 真。”合山究认为,这就是林语堂的人生范型。林语堂的本质是认真的人,其根源是源自对 人类的深爱。
注释:[1]、[5]、[6]〔日〕合山究:《自由思想家林语堂——散文与自传:前言》,明德 社,昭和57年(1982年),第2页,第1-2页,第248-250页。
[2]冯羽:《林语堂与世界文化》,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306页。
[3]中国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合山教授的著作和论文有:(1)《明清文人清言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2)《〈红楼梦〉新论》,汲古书院1997年版;(3)《〈红楼梦〉与花》,载《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2期;(4)《〈红楼梦〉中女人崇拜思想及其源流》,载《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2期;(5)《明清女子题壁诗考》,载《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4]余英时:《试论林语堂海外著》,沈志佳主编《余英时文集(第五卷):现代学人与学 术》,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第466页。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科指导课题《东学西渐的回响》(编号05sjd750006) 之部分成果。中国论文联盟
作者冯羽,男,晓庄学院汉语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