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
 摘要介绍埇桥区小麦耕作方式的演变及该区小麦播种的现状,提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措施,以期为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播种;农机农艺;发展历程;现状;建议
   
论文 联盟
  埇桥区是农业大区,小麦是其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一麦吃全年”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农业投入加大、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逐步普及推广应用,小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强度逐步减小。其中,农机的正确使用和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在提高小麦产量上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麦的播种环节上,农机和播种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小麦的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1小麦耕作方式的演变
  埇桥区小麦的耕作方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以前。全区小麦整地以畜力为主,播种全靠人工耧播和撒播。田间耕作层在20 cm左右。一般耕作时间长,从9月下旬开始整地、播种,一直持续到10月底。北部乡镇先开始播种,然后中南部乡镇才开始。由于播期较长,土壤墒情难以掌握,造成播种质量不高,田间苗情差异较大。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作业周期长,工作效率低,受天气影响较大,产量不稳且只在中产水平徘徊。化肥的施用比较单一,氮肥以碳酸氢铵为主,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搭配钙镁磷肥,钾肥和微肥用的很少。1980年前后该区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时期群众种地积极性比较高,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因此,对土地的认识和管理也比较到位,小麦增产幅度比较明显。此时农业机械很少,人力和畜力是田间作业的主要动力,家畜、家禽几乎家家都有养殖,田间农家肥施用比较普遍。另外,作物秸秆通过家畜过腹还田和高温堆肥直接还田,使田间有机肥的平均施用量可达到11.25 t/hm2以上。第二阶段:1986—2000年。这一阶段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向农业机械普及转变阶段。生产上由于大面积推广博爱7422、皖麦19等小麦品种,单产逐步提高。中后期小型农机具开始使用,机耕、机播面积逐渐增加。家庭养殖大牲畜数量在减少,高温堆肥等积肥方法逐步淡化,导致田间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减少[1-2]。第三阶段:2001—2009年。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主要收入由农业转为以非农来源为主。农业机械开始大量使用,大型农机具广泛被农民认可,小麦的耕作周期缩短。小麦品种进行了第7次更新换代,烟农19成为主要种植品种,小麦平均单产实现中高产,部分田块和农民生产水平达到高产。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养殖大专业合作组织开始大量涌现。
  2小麦的播种现状
  当前埇桥区小麦整地方式中,机械完全替代畜力。机械整地又分2种方式:一是耕后耙地再播种。前茬作物收获后播种深度一般能达到20 cm;二是旋耕播种,播种深度在15~18 cm,作业速度快,费用较低。秸秆还田的方式70%为就地焚烧,30%机械还田或堆沤腐烂后再还田。目前,小麦播种机播面积占98%以上,播种行距一般在15~18 cm,播种深度3~5 cm,有的地块播种过深,达到6~8 cm,造成出苗顶土困难,形成弱苗。近年来,随着旋耕机械的增加,该区旋耕面积不断扩大,其优点是旋耕速度快,墒情易抓住,表层土易细碎,成本低,能抓住最佳适宜播期。缺点是耕层浅,旋耕后不镇压,造成土壤过暄,犁底层上抬,根系下扎困难,土壤失墒快,容易发生冻害、旱害,后期易倒伏、易早衰[3-4]。
  3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措施
  (1)提高整地质量,关键是耕后要耙匀踏实,土地平整,无明暗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利于保墒。做到适墒足墒下种,遇旱时要先抗旱后播种。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应大力推广土壤深松,能加大土壤耕作层,改变土壤结构,蓄水保墒,做到涝能排、旱能蓄,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土壤深松对土壤扰动小,基本保持农田地表覆盖状态,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保障技术措施。农田土壤深松一般3年左右进行1次,与传统种植年年翻耕作业相比,大大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
  (2)近年来,干旱是小麦秋种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不仅直接降低小麦自身抵抗不利天气的能力,而且加大了中后期田管、苗情转化的难度。因此,要把提高秋种质量作为小麦高产的关键环节,真正做到“七分种,三分管”,为小麦增产奠定基础。一是要大力推进深耕深松、整平耙实,切实提高整地质量。二是要从机械配套入手,切实扭转旋耕机播不实问题。三是要从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入手,大力推广适墒播种。墒情不足的,要先灌溉造墒,然后再播种。四是以控制播量为重点,深入开展“少用十斤种,多收百斤粮”活动,进一步解决好一些地方播量过大的问题。五是防止半冬性偏春性品种过早播种为重点,适期播种。
  (3)埇桥区秋种旋耕面积逐年扩大,降低劳动强度,但由于方法不科学,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出现田间死苗和老小苗现象。旋耕后的田块未进行镇压直接播种,造成土壤过于疏松,根系吸收能力差,旋耕的耕作层与下部土壤疏导能力被切断,水肥难以向上传导,从而造成麦苗发黄或死亡。解决的方法:一是旋耕的麦田播种后要进行镇压,并且每隔2年要进行1次深耕。二是把握好播期。烟农19播种期一般以10月6—18日为宜,皖麦系列在10月10—20日。三是控制好播量,因品种而异。烟农19分蘖力较强,播量控制在150 kg/hm2左右,皖麦系列成穗率稍差,播量控制在180 kg/hm2。四是打好播种基础,行距的确定因品种而异,烟农19行距应在20~25 cm,皖麦系列在18~20 cm,矮抗58在15 cm。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最深不超过6 cm。另外,为了便于后期田间管理,每块田均要留操作行。为了防止渍害,每块田均要做到“三沟”相通。
  4小结
  落实好防倒伏、防病虫、防冻害、防早衰的“四防”要求,是小麦中高产的必然要求,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推广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期精量播种、普施拔节肥和后期“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将选用优良品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小麦生产关键技术具体落到实处。先进配套的农机具、控释肥和配方肥、包衣种子等物化技术是实现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的载体,也是在分散生产条件下,加快关键技术转化应用的最有效途径。必须加大物化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相关部门间的合作,切实使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配套落到实处。发挥关键技术的作用,需要良好的土壤墒情来保障,在埇桥区小麦生产已进入中高产水平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合理地农田灌溉,切实改变农业生产中靠天等雨的被动格局。
  5参考文献
  [1] 戚从清.浅析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的几个因素[j].安徽农学通报,2010, 16(8):65,79.
  [2] 马艳勇,程淑芳,曲玲芳,等.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关键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2):69-70.
  [3] 张健美.小麦播种机械化技术简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8):42.
  [4] 张长文,陈洪波.小麦播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0(2):28.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中农艺性状的统计分析
    农机补贴要求信息公开
    农机化亟待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前郭县春季覆膜播种农机化生产工作取得阶段…
    长江流域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
    浅谈有机农业蔬菜的种植技术
    有机农业\虫害控制和 土壤污染物的修复
    蔓生扁荚菜豆主要农艺性状与总产量的遗传相…
    蔓生扁荚菜豆主要农艺性状与总产量的遗传相…
    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舒城县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
    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