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章志兴 张伟春 吕飞良 汪顺法
朱小芳 鲍兰新 张凌 周文红 王旭华 鲍兰新 祝丽娟
摘要阐述了杂交水稻金优987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金优987;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金优987系金华市婺城区三才农业技术研究所用金23a不育系和恢987恢复系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获得农作物新品种产权保护[1]。该组合在浙江、江西、湖南等地试验试种,具有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偏强、穗大粒多、丰产性好、抗性较强、后期青秆黄熟等特点,是大穗型、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兼用的强优组合,开发前景好。 1选育过程 恢复系恢987系用qj-1迟熟优株经过钴(coγ60)辐射处理,并经多代筛选育成。于1998年冬在海南种植观察m1并混收种子500g;1999年夏在金华单株种植m2 2 000株,并从中选取优良单株52株,冬季于海南种植株系(m3),并用金23a不育系进行测交配组;2000年在金华观察鉴定f1的杂种优势和其相应的父本植株,又从中选得较好的恢复单株13株(m4);2001年春在海南加代恢复株系(m5),再从中选得39株较好单株继续与金23a进行测交配组,2001年在金华分别种植观察测交f1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状,同时分系种植父本m6,其中金23a/98-7株号表现综合性状较优,定名为“恢987”,相对应组合定名为金优987。2002春以禾优8号为组合名称在海南少量制种。2002~2008年在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等多点试种,表现高产稳产。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金优987穗大粒多,属大穗型组合,分蘖力中等,比对照协优46弱,与ⅱ优838相仿;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中上。作连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7.5d,株高103.8cm,栽落田苗107.25万根/hm2,最高苗为351.30万根/hm2,有效穗数247.95万穗/hm2,成穗率为70.58%,穗长为23.0cm,穗总粒数为159.39粒,穗实粒数为124.43粒,千粒重为26.92g。作单季稻种植全生育期134.7d,株高121.6cm,分蘖率339.8%,有效穗数255.00万穗/hm2,成穗率为62.70%,穗长为25.1 cm,穗总粒数176.6粒,穗实粒数为135.6粒,千粒重为28.3g。 2.2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金华市区试,产量7 243.80kg/hm2,比对照协优46增产6.39%,居参试组合首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3年参加金华市第2年区试,产量7 680kg/hm2,比对照协优46增产6.44%,居参试组合首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参加金华市生产试验,产量7 488.00kg/hm2,比对照协优46增产12.8%。2002年以来在各地试种均表现高产稳产。 2.3米质及抗性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分析:金优987作连作晚稻种植其糙米率82.0%,精米率73.9%,整精米率62.5%,粒长6.8mm,长宽比2.8,垩白米率59%,垩白度12.3%,透明度1级,碱消值7.0,胶稠度52,直链淀粉含量26.6%;叶瘟和穗瘟抗性平均级分别为4.7级和3.0级,白叶枯病抗性平均级为3.4级,褐稻虱的抗性为3.0级,中抗白叶枯病和褐稻虱。作单季稻种植其糙米率81.0%,精米率72.6%,整精米率56.4%,粒长6.8mm,长宽比2.7,垩白米率78%,垩白度14.8%,透明度3级,碱消值6.1,胶稠度49,直链淀粉含量26.0%;稻瘟病综合指数为7.0级,对白叶枯病抗性平均级为5级,褐稻虱的抗性为9.0级。 3高产栽培技术 据秧龄弹性试验结果,秧龄在40~45d时,金优987发生早穗超秧龄现象,因此金优987的秧龄宜控制在35d以内。作单季稻种植其播种期参照ⅱ优838,秧龄25~30d;作连作晚稻种植比协优46提早2d左右播种,秧龄不超过35d;大田用种量11.25kg/hm2,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并使用多效唑控苗促蘖,培育壮秧[2-4]。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金优987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在生产上一般密度为27cm×20cm,争取有效穗数达到270万穗/hm2左右。在肥力水平中等田块,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其生育后期叶片增宽发披,说明金优987是一个省肥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在生产中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分蘖,提高茎秆硬度;后期控制氮肥用量,视情况施用穗肥;在破口至灌浆初期进行叶面肥喷施防早衰。水浆管理上,足苗后注意搁田壮苗健株防倒,后期不能断水过早,保持干干湿湿,争取高产稳产。加强病虫害防治,种子用402等药液浸种消毒[5,6];抓好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参考文献 [1] 余小丽,刘萍,王健,等.杂交水稻“金优987”引种试验小结[j].江西农业学报,2006(2):50,52. [2] 章志兴,徐旱增,方康书,等.杂交稻金优987的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05(4):277-278. [3] 王景行.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5):25. [4] 杨建昌,陈忠辉,杜永.水稻超高产群体特征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4):37-41. [5] 张大友,董军芳,徐殿云,等.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盐粳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7(4):35-36. [6] 何录秋,王长新,张延春,等.湖南烟稻轮作区轮作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4(4):45-46,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