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台湾青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建园栽植、搭棚搭架、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内容,旨在为引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台湾青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台湾青枣原产于热带地区[1],鼠李科,枣属的一个种。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联合检测,每100g可食果肉中含vc 363mg,单糖16%,双糖23%,并含有钙、铜、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对土地适应性广,耐干旱贫瘠,忌积水,耐高温,不耐严寒。2000年以来,仙居县开始引种试验,2009年试验成功。台湾青枣速生丰产,当年树冠可长至2~3m宽,可挂果10kg,第2年开始,株产35~50kg,平均产量达22.5t/hm2,市场售价10~20元/kg,产值在33.75~45.00万元/hm2。第1年种植投入成本30万元/hm2,第2年投入成本约7.5万元/hm2, 2年即可收回全部成本,第3年开始纯收益在30万元/hm2以上。现将台湾青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建园栽植
园地位于浙江省仙居县福应街道肖垟村的农地,海拔高60m,仙居县属亚热落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7.2℃,1月平均气温5.6℃,极端最低气温-9.9℃。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40.2℃,年均日照时数1 941h,平均降水量1 562.3 mm,无霜期277d。台湾青枣,可用萌芽苗、根芽苗、实生苗作砧木,用生长健壮的结果枝或结果母枝作接穗,3~4月用切接法嫁接。按高低向整成3m宽的垄,中间开成宽50cm、深30cm的沟,以便灌水和行走。株行距2.5m×3.0m,在离植株40~50cm周围开沟,施腐熟后的有机肥15kg/株,施肥后盖土。
2搭棚搭架
采取双层棚,按2~3垄1个棚,即棚宽6~9m,用竹架搭架,第1层高3.5m,第2层高4.5m,2层均用塑料膜覆盖,两端活动,温度低于4℃以下的晚上封闭两端,白天通风视日平均气温而定。当日平均温度升至8℃以上时,7~17时打开塑料棚两端的膜通风;当日平均气温达不到8℃时,在白天气温升至5℃以上,下午温度降至5℃以下前通风;一般情况下,冬天在9~15时通风,搭棚保温从10月中旬开始至翌年4月。台湾青枣枝梢长而较脆,往往因结果多而折断,需要搭架扶枝,搭架材料可以用竹竿、木条、铁丝、绳等,高度和宽度根据枝条和结果情况而定,一般占树冠的70%~90%。
3整形修剪
采取矮化方式。一年生幼树,在主干嫁接口以上30cm处剪断,以诱发侧枝生长,3~4月选择粗壮、生长位置良好、导向四周的3~4个侧枝作主枝;二年生以上的台湾青枣,在果实采收结束后离嫁接口以上20~25cm处锯断,进行主干更新。新梢长出后留3~5个侧枝,待新梢长到40cm时摘心定干。枝梢修剪一般在6月,剪去直立枝、纤细梢、病虫枝、贴近地面枝[2]。
4肥水管理
结合人工除草,约在2月中旬,施腐熟后的有机肥15 kg/株;第2次在7月施促梢肥,施磷酸钾25g/株、硼砂80~100g/株,每10d用0.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加0.2%的硼砂喷施;第3次施保果肥,在8~9月施复合肥500g/株、硫酸钾500g/株;第4次在9月底施壮果肥,施复合肥1kg/株。4~6月土地以保持湿润为好,1~2d淋水1次,保持相对湿度在85%左右,7~9月土壤干旱,应保持10~15d灌水1次。果实大量采收时,土壤宜保持适度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
5疏花疏果
台湾青枣花多,坐果率高,在花期(6~11月)应疏去1/2~2/3的花蕾。第1次疏果在花后能分辨出大小果时进行,每花序留1个果;第2次在花后1个月,果1.5cm大时,先疏去病虫果、畸形果、小果,然后在主枝上留果1个,一级侧枝隔节留果1个,二级侧枝只留基部2~3个果,三级侧枝不留果[3]。
6病虫害防治
台湾青枣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白粉病、介壳虫、果蝇等。在10月中旬结合搭棚,用50%多菌灵600倍液全面消毒;对病害可用粉锈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每隔7~10d交替用1次即可;介壳虫可用速扑杀、氧化乐果、灭扫特喷杀,螨类可用螨死净、二氯杀螨醇、虫螨光等喷杀防治;虫类果蝇可用除虫菊酯、敌杀死、杀螟硫磷喷杀[4]。在果实成熟前15d停止用药。
7果实采收
台湾青枣挂果期长,当年10月至翌年3月均可采收,成熟时,果皮由青转浅绿或黄绿,果实外观饱满有光泽,成熟时要及时采收。如要长途运输外销,则在9成熟时采收。果实最大的重250g,一般在80~90g,包装时应分级。
8参考文献
[1] 陈潜.果蔬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2] 谢南松,王思德.台湾青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08,33(1):33-34.
[3] 李春福.台湾青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2):30,33.
[4] 陆瑞庄,宁振禄,陈宇.台湾青枣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