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实际生产中,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容易产生许多误区,列举了若干误区及对策,以期为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对策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果树取得优质高产的根本性保证,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果农由于在病虫害防治时存在一些误区,使防治效果较差,甚至生产出高残留果品。现将这些误区总结如下,希望引起果农注意,使果园少生病虫,丰产创收。
1重视表面,忽视规范防治
果农在果园管理时,一是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每种病虫发生都有一定规律,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发生不明显,果农难以发现;等到了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普遍发生时,果农才发现,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农药[1]。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甚至导致一些病虫害无法治疗。例如炭疽病和果实食心虫类害虫等,发现危害后已经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控制病虫不再蔓延。二是不管有无病虫隔一段时间用1次药。有的果农一年盲目喷洒农药十几次,用药无针对性,生产出来的仍为病虫果。三是治疗后病菌看不到即不再喷药。2009年春,在鲁山县巨峰葡萄基地,种植户发现即要开花的葡萄有霜霉病,便及时喷洒了农药;几天后,霜霉病的“白毛”消失了,果农以为控制住了病害,不再用药。一场小雨后,霜霉病感染果穗,尽管最后控制住了病害,但导致严重减产。按照病虫发生规律,抓住病虫发病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做法。
2药不对症,喷洒部位不准
由于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在病虫害防治时,一是不知道发生了何种病虫,把霜霉病当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绒蚧看作白粉病来治疗。二是不知用何种药有效,该用保护杀菌剂时却用治疗杀菌剂,该用内吸杀虫剂时却用胃毒性杀虫剂,该用杀菌剂时却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虫的药剂不能杀虫卵。药不对症,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针对有效部位用药。防治食心虫未喷到果凹处和对过的地方,防治红蜘蛛时,未喷到叶背等。因此,要认清病虫,对症用药,针对有效部位用药[2]。
3混配农药不当
农药混配既要考虑酸碱性,又要考虑离子间反应,更要考虑各类药剂成分及比例,如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杀菌剂合理搭配、菊酯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合理搭配,杀菌剂与杀虫剂合理搭配,微肥类与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搭配等,既能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力、财力,又能够增效。但在生产中,有的果农害担心药剂质量有问题,防效不佳,就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有的果农发现病虫发生严重,将十几种药剂混在一起乱喷。混配农药不当不仅浪费资金,防效无保证,而且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污染果面,降低果品质量。
4重视果部,不重视叶部;重视采前,不重视采后
因为种果树是为了收获果实得利,所以很多果农重视果穗,不重视叶片;采收前用药很到位,采收后就不再用药。其实,叶片和果实同样重要,保叶如保果,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来制造营养,叶片遭病虫危害,就制造不出营养,果实也就不能生长和发育,更生产不出优质高产的果品而获利;采果后叶片仍旧在制造营养,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为翌年丰产打基础,一旦采收后不加管理,叶片过早脱落,第2年发芽晚,叶片黄,枝条细,花絮小,坐果难,病虫害相对严重,难以丰产丰收。
5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重视药质量,忽视用药方法
果实是靠叶片来制造供给营养的,而叶片要靠根部吸收营养和水分。产量高低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根系的数量和健壮程度,取决于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重视土壤管理,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强树势,增加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生产中,虽然果农对农药质量更加重视,甚至要求购买进口农药,但却忽视了科学用药方式。对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不细致、不周到,喷不到药剂的地方病菌和虫子接触不到药剂,难以杀死。对渗透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喷洒更随意,虽然有药剂进入叶片,但是喷不到的地方,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3]。
6高毒农药、激素仍在应用
当前,不少果农没有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喷农药不慎重,甚至错误认为农药越毒越有效;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要求,控制农药残留。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赖激素提高单果重,造成品质大降,风味丧失,价格大跌,最终果农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生产高端果品,必须要有无公害意识,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4]。生产上以生物农药为主,优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7参考文献
[1] 刘建敏.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园艺,2008(4):237-238.
[2] 曹涤环.冬季果树病虫害防治[j].湖南林业,2009(12):32.
[3] 陈新宝,汪建锋.如何提高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效果[j].西北园艺:果树,2008(3):24-25.
[4] 张志强.浅谈果树虫害防治中的农药污染及治理措施[j].烟台果树,200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