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了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推广枣瓜间作、健全节水补灌体系、培肥地力、建立压砂地农艺支撑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生态林业等内容,以期促进压砂地后续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压砂地;可持续利用;有效途径
传统的压砂地种植是多年来广大农民群众摸索出的一种“顺天时、应地力,靠天吃饭”型的被动抗旱种植方式。种植过程受气候、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而自然降水过程长期预报又很难有效把握,因此压砂地农业生产往往天时难顺,无所适从,常常逢雨收一把,逢旱撂一片,造成压砂地生产不能健康有序进行。为探寻压砂地可持续有效利用的途径,近年笔者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基本探寻出了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推广枣瓜间作
枣树是我国公认的耐旱、耐寒、耐瘠薄经济林树种,其适应范围广,栽培省工省时,结果早,寿命长,受益时间长;同时,它还不与农业、畜牧争田地、夺劳力、抢农时,既可与瓜、草、粮、药间作,又可在田边地角、院落中发展;它既是投入小、产量大的低风险经济树种,又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生态树种。因此,在压砂地推广枣瓜间作立体套种模式,配套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无论是提高压砂地种植效益,还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实现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1]。
2健全节水补灌体系
为了使压砂地生产由被动适应型逐步转变为主动调控型,应建立健全以补水工程、节水技术为内容的压砂地节水抗旱保障体系。为此,一是优化天然降水资源应用系统,通过合理配置集水窖、构筑蓄水池,配套用水、输水设施等工程措施充分开发利用天然降水资源;二是推广限量高效补灌用水技术,可根据压砂地种植作物需水关键期根层土壤水分消涨动态,适时进行补水灌溉,重点研究压砂地不同种植作物最佳补水量和补水期,建立压砂地补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压砂地周年安全生产。
3培肥地力
由于肥是保障农田稳产、增产的关键因子,因此做好压砂地地力培肥、增加有机肥投入,积极研发推广适宜压砂地使用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提高压砂地地力水平,是保证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途径。
4建立压砂地农艺支撑体系
有效利用先进、适用的农艺措施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对压砂地生产实施有效的宏观指导,探索寻求适宜压砂地生产的农艺措施非常必要。为此,笔者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总结出了以采用耐旱品种、轮作倒茬(或间作)、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为主的一套适宜压砂地稳产、高产的农艺支撑措施。推广耐旱品种,从内因上提高了压砂地种植成功几率[2]。其中,硒砂瓜种植以耐旱、耐储运的金城5号为主,搭配种植其他早、中、晚熟品种;农作物种植以荞麦、糜谷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以芝麻、油葵为主,其次用农作物与瓜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以减轻病虫害。在栽培模式上,推广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辅助地膜覆盖技术,通过播后扣塑料碗或条覆膜、穴覆膜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出苗率,且增强了瓜苗抗旱能力,再加上田间管理实施节水补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等农艺措施,为压砂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5提高技术水平,精耕细作
一是推广应用新技术。引导农民从传统栽培向规范化栽培转化,进行必要的整枝、授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如利用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利用小弓棚、移动棚等保护措施进行育苗移栽,使农产品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地膜覆盖、穴覆膜等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保证苗全;利用保水剂、抗旱剂、塑料瓶滴灌等技术抗旱保墒,确保大旱之年丰收;利用枯萎立克等药剂防治由于连作引起的枯萎病,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规模生产的方向发展。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种植水平和精细管理意识。为了使技术真正贯彻到位,技术人员应该进行及时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在各个生产环节,通过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关键环节的具体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6大力发展生态林业
继续推广枣瓜间作模式,借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广压砂地柠条栽植技术,扩大柠条造林面积[3,4]。积极开展试验研究,筛选抗旱造林新品种,探索压砂地生态林业建设新模式,促进压砂地栽培可持续发展。
7参考文献
[1] 刘向才,吴全忠,陈学宁.试论宁南山区压砂地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7):14-15.
[2] 王芳,李友宏,赵天成,等.关于宁夏压砂西甜瓜持续发展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05(5):60-61,94.
[3] 陈洁.压砂地建设与利用探讨[j].农业科学研究,2009,30(1):91-92.
[4] 马学峰,陈洁,马海轮.试论宁夏香山地区压砂地栽培的可持续发展[j].宁夏农林科技,200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