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莆田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发展对策
摘要结合当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莆田市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总结了对策,以期促进莆田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构成;设想;对策;福建莆田
  
  近年来,党和政府根据深入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大环境,先后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浪潮的迅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农村的主要对象是部分妇女、老人以及缺乏技术、技能的劳动者,而我国农村传统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本身早已“网破、线断、人散”,其残存的部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上述形势的新需求,为我国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莆田市作为改革开放和地多人少的沿海省市,作为海西建设的核心区域,这方面的矛盾尤其突[1-3]。因地制宜地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灵活高效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
  1基本构成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任务也对福建省莆田市的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此,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就必须建立一个队伍健全、全面普惠、机制灵活、高效运作的综合性科技服务体系,其基本构成如下。
  1.1异军突起的网络科技平台
  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应用和普及,一大批依靠网络运营平台而开发的现代信息服务应运而生。这种迅猛扩张的现代信息服务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形式、规模向农村渗透、蔓延。因此,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必然包含无缝覆盖、方便简捷、成本低廉、运营灵活的多种网络服务平台。如音像服务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无线网络平台等。这方面,福建省及各地的网络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1.2日渐盛行的专家服务团队
  10年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进城的背景下,面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网破、线断、人散”这一严峻的现实,由福建省南平市率先提出并实施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之一。现已成为我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莆田市委市政府结合推进海西经济区战略部署的实施,提出了实施农业“三百工程”和组建“科技服务团”的工作计划。目前已建立起一支由108位专家学者组成、融合了八大专业服务内容的技术团队,为“三百工程”的实施和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支撑性的人才队伍。
  1.3应运而生的民间服务社团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应运而生的民间农技社团组织迅速成为支撑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4]。虽然其中各社团的发展不平衡,部分社团的运营也存在诸多问题。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市场的考验,一些了解市场需求、善于经营管理、贴心农业农民的民间社团正焕发出新的生机。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民的个体生产必将日益向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从而逐步实现由个体经营向现代化家庭农场与社会化组织相结合的形式演变。这种演变加快了农业科学化、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我国陕西杨凌、山东寿光、上海嘉定、台湾等地的实践和成效充分肯定了这一发展趋势。福建省莆田市农业发展的历程也逐步呈现出这一演变的发展趋势。把民间农技服务社团纳入新型农技服务体系既是拓展民间服务社团的有效服务领域,也是增强新型农技服务体系而实现双赢的必然选择。
  1.4形成合力的政府涉农机关
  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连续几年发出一号文件,力图在新形势下统筹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异,带领广大农村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各地党委政府也把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协调,纷纷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政府各涉农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支农惠农举措[5],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发展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各地新农村建设进程。目前政府的各涉农机关支农、惠农的举措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亟需在加快新农村和海西建设的热潮中,拧成一股绳、织成一张网,为加快福建省、莆田市的“三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5探索新型的乡村农技队伍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进一步稳定、加快农村经济提升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乡村农技队伍成为我国各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6]。近年来,农业部先后对30万人左右的基层骨干农技人员进行指导培训,这是“全国基层农技人员冬季大培训”活动启动后首批开展的培训之一。江苏省从2009年起将在3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农技员全覆盖。2009年在8 000个村先行实施的农技员“包村联户”服务机耕已全面启动。该服务将集中培育18万户农民科技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高效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辐射推广。浙江省慈溪市建立网络平台,对180名农技义务信息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方便农技信息发布和交流。福建省直接从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力度入手,由省、市、县(区)、乡镇为农村技术员给予专项固定补助,表明了福建省各级政府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高度重视。上述的农业专家科技服务团,以及近日国家提出的大学生村官等,更是对这一基础性工作在人才管理、培育和使用上的制度创新。
  2初步尝试和近期设想
  最近,在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结合莆田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西经济区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努力探索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其一期工程初步建立了市级网络技术服务平台(12396网络平台)和1个区级分中心,在3个县区的5个乡镇、21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信息站和信息室。构建了部分农村适用技术、农业专家和科技文献、专利技术等数据库,在所建的市、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基本形成了4级互联互通的技术服务网络,并着手对乡镇、特别是村级农技员、信息员的技术培训,积极推动技术网络服务功能的实现与拓展;积极参与市科技服务团的组建,并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初步形成了网络内外互动、专家学者和基层农技员互补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同时,还在积极争取把该服务体系纳入福建省和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12396农技服务体系。
  下一步计划与莆田市其他涉农部门、民间社团、通信运营商携手共同拓展、建设具有莆田市特色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其基本构思是,在莆田市“三百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并完善莆田市星火科技12396农村科技多媒体信息远程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到企,为农村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农村技术人员、党员、干部提供个性化的农业、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初步选定条件较好的部分行政村建立首期多媒体远程服务信息点,主要包括开通星火科技12396专家电话服务热线;建立星火科技短信息发布系统和互联网视频qq群;进一步完善12396网络平台,丰富网站内容,提高服务功能;加强农业相关信息资源的规划和数据资源整合,争取实现与全福建12396平台的信息共享。

  3对策
  3.1加强领导
  当前,认真抓好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重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福建省莆田市农村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现行农技服务管理体制不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也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和有效的宏观调控的要求。要尽快建立一个真正能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有效服务的综合体系,必须重构农业服务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多部门参与、政策配套、服务规范、监督严密的宏观调控机构,以便加强领导、全面协调、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才能促进农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3.2科学规划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它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也必将影响当地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对此进行全面、稳妥的科学规划。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在深刻认识和了解当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组织涉农部门对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架、组成、目标、任务、管理及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从而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科学规划,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清晰地描绘出一幅蓝图。
  3.3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是一个具有强烈地域和气候特色的产业,现代农业的范畴更拓展了它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和做法,但切不可照搬照抄或生搬硬套。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气候条件、主种(养)品种及产前、产中、产后的不同环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种多样化的需求,为当地的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3.4齐抓共管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又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基础的重要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步下降,但决不能被忽视。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永远是一个基础性、决定性的产业,要求各涉农部门齐抓共管,才能促进农业的稳定、协调发展。
  4参考文献
  [1] 丛林.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科技发展问题[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2):1-4.
  [2] 谢华安,陈奇榕.加快福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2):2-5.
  [3] 陈志坚,郑益智.农业科技发展要为“海西”建设提供技术保障[j].福建热作科技,2005,30(4):39-42,48.
  [4] 白宇阳.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2005(4):41-42.
  [5] 崔建平.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j].学习与研究,2008(4):43-45.
  [6] 沈英.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科技服务[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53-155.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兴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
    兴化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与管理办法(试…
    论南阳市新时期农村沼气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