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新冬26号的特征特性,介绍了新冬2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种子处理、适时播种、春季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促进新冬26号在新疆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耐盐冬小麦;新冬26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近年来,新疆小麦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新疆盐碱土面积较大的特殊条件,已成为制约小麦单产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2条:一是改良盐碱土;二是培育抗盐、耐盐品种。新冬26号(原代号101)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培育的耐盐冬小麦高产品种,经过连续几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在北疆地区平均产量达到6 000kg/hm2以上,南疆达到7 500kg/hm2以上,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和认可。
1特征特性
新冬26号在北疆地区生育期为270d左右,耐盐性较强,一般可在含盐量为2.0%硫酸盐新垦荒地上直接种植。该品种生长势强,株高60~80cm,茎秆坚硬,抗病抗倒伏性强,秸秆弹性好,中上部叶片与茎夹角较小,叶色深绿,籽粒白色,半角质,穗长6~8cm,纺锤型。成熟后成紫红色,小穗密集,穗粒数38~45粒,落黄性好。籽粒成熟后,茎叶尚未干枯。抗寒性强,在北疆正常年份越冬性好。越冬死亡率在3%~5%左右,成穗率高,容重790g/l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15.15%,沉淀值19.95ml,湿面筋含量31.3%,面粉品质好。在低产盐渍化土地上种植,平均单产5 250~6 000kg/hm2;在肥力较高土地上种植,平均单产可达6 000~9 750kg/hm2,已成为北疆地区主要的耐盐冬小麦品种。
2高产栽培技术
2.1精细整地
采用秋翻冬灌地,并进行合理轮作倒茬,前作收获后立即进行机耕,耕深25cm,打破犁底层,耕地前施入有机肥和适量的化肥作底肥。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2.2施足底肥
选择地力水平在7 500kg/hm2以上的地块,要求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含量1.2%以上,全氮0.09%以上,水解氮600 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施有机肥75t/hm2。按生产1kg小麦籽粒需要纯n 3kg计算,若平均产量7 500kg/hm2,则需纯n 225~270 kg/hm2, p2o5 172.5kg/hm2,纯k2o 122.5kg/hm2,其中50%的氮肥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追施,以起到氮肥后移的作用[1]。
2.3种子处理
用福美双或拌种双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3%,加适量水拌均匀,堆闷24h后摊开晾干,播种,可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病、根腐病、雪腐病等[2]。若地下害虫严重,可在对好的药液中加入40%甲基异硫磷乳油,混匀后处理种子。
2.4适时播种
根据新冬26的品种特性和北疆地区气候特点适期播种,避免早播或晚播。一般在日平均气温16~18℃时播种。播种方式:用24行条播机等行距播种,严格播种质量,达到深浅一致,下籽均匀,不重不漏。播种深度3~5cm,播种量270 kg/hm2为宜。在适墒情况下,北疆地区以9月20~30日为适播期,适期播种能争取冬前形成壮苗,2~3个分蘖,6~7片叶子,8~10条次生根,从而为丰产打好基础。晚播时,播量可加达到300~330kg/hm2。
2.5春季管理
早春化冻后,趁雪墒追施尿素150~200kg/hm2,灌头水前追施150kg/hm2,抽穗以后追施150kg/hm2。开春后头水宜早,从拔节到抽穗,一般灌3~4次水。施肥原则:前期足肥促早发,但不旺长,氮肥后移保品质,氮肥中基肥与追肥比例为6∶4,后期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用量3kg/hm2 [3,4]。
2.6病虫草害防治
一是及时防除麦田杂草,对于禾本科杂草,用6.9%骠马乳油600~750ml/hm2对水450kg/hm2,在杂草3~5叶时喷施;对于双子叶杂草,可用2,4-d丁酯或二甲四氯进行防除。喷药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同时注意不要对邻作产生药害,严格掌握用药量[5]。二是要根据病虫预测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发病重的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900g/hm2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800~1 200倍溶液喷雾,均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三是尽量采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增益控害,维持生态平衡,确保农业生态安全。
2.7适时收获
在蜡熟末期,籽粒水量达18%左右时为收获适期,此时千粒重最高,品质最好。
3参考文献
[1] 胡志敏.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07(10):30.
[2] 李明艳,秦付行.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5):158.
[3] 田培林,马冬梅,田苗苗,等.冬小麦新品种新冬28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157.
[4] 陆其通,宋永斌,李丹.济南17的特征特性及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5):160.
[5]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