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一例种公猪繁殖障碍病的发病及诊断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种公猪繁殖障碍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种公猪;繁殖障碍病;诊断;治疗
某乡多次发生壮年公猪无精症,经调查分析后,采用增加青饲料喂量,结合维生素补喂并辅助运动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就种公猪繁殖障碍病的发生与防治探讨如下。
1发病情况
某乡兽医站饲养有成年种公猪5头,其中大约种公猪3头,长白种公猪2头(其中后备公猪1头),负担全乡能繁母猪的配种,平均每头公猪配种母猪近200头,公猪每3d采精1次,病前配种及母猪产仔率情况良好。后有大约、长白2头公猪相继出现无精症,肌注丙酮酸睾丸素15mg/头进行治疗,1个月后仍不见好转。
某猪场1头湖北白猪iv系公猪出现无精症,经激素治疗亦无好转。
2调查与诊断
经调查,3头发病公猪年龄在3~5岁,体重约140~170kg,体态适中。公猪饲养采用限量饲喂,每头每日投喂配合饲料5.5~6.5kg,消化能为14 644~25 104kj(据饲料配方计算),可消化粗蛋白为205~350g。由于青饲料受来源限制,投喂量每头每日不足0.5kg,品质也因季节时好时坏,而且配合日粮中没有添加维生素。
发病前种公猪的采精、配种、受胎率均较正常,也未感染其他疾病。发病后食欲、精神、体温正常,仅见睾丸稍有肿大(2头)或缩小(1头),阴茎未见病变。采精时,公猪能正常爬跨台猪,射精量为150~400ml,属正常范围。但精液呈淡蓝色,略有腥味,沉降慢,沉淀物少。显微镜检查,观察到少量胶冻状物,但没有观察到精子。据反应,公猪病初表现为镜检时精子变稀,活力减弱,精子多为原地摆动。几天后再检查,精液中已无精子,肌注激素后再检查仍无精子。
检测发病公猪的血液,血磷、血钙均属正常范围。
两猪场公猪舍均有足够面积的运动场,可自由运动,周围无不良刺激源,采精频率为每2~3d采1次。
根据现场调查和显微镜检查结果,判定公猪的无精症是由于饲养不当,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高、维生素尤其是va、ve缺乏引起。
3治疗措施
(1)调整饲料配方,注重饲料的多样搭配,适当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配方为:玉米20%、小麦29.5%、麸皮17%、米糠8%、菜枯8%、豆类10%、蚕蛹5%、骨粉2%、食盐0.5%,并供给优质青饲料。
(2)增加青饲料喂量。每日每头种公猪投喂新鲜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如苕藤、空心菜等)3kg。
(3)每日每头补喂大豆芽菜1kg或复合维生素片10~12片、花生油50~75ml、鱼肝油15~20ml(或肌注va 10~20万单位)拌料饲喂,治疗15d。
(4)加强种公猪的运动。每天坚持放牧或驱赶种公猪运动1~2h,以增强机体代谢和食欲,并可觅食一些所缺的营养元素。
(5)减少采精次数。采精频率由原来的3d一采改为5d一采,并进行检查,防止性亏损或停采引起的性功能退化。
(6)在夏天高温季节,除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外,用凉毛巾冷敷睾丸,2次/d,每次10~20min。
(7)搞好环境卫生,供应充足清洁饮水,不喂变质或腐败的饲料。
4治疗结果
经15d左右的调理和治疗后,开始出现有一定活力的精子,1个月后痊愈,可进行正常繁殖。
5小结
引起种公猪繁殖障碍的原因较多,包括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因素,衰老性、使用过度、营养性、中毒性等管理不善引起的非传染性因素[1,2]。应认真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病因,争取做到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5.1严格挑选仔猪
在选留种猪时应认真挑选仔猪,凡睾丸大小不一或睾丸发育不良等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者应予淘汰。
5.2调节内分泌机能
因激素分泌异常的种猪主要为雄性激素分泌减少,在维持猪体健康的同时,可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mg,或孕马血清100mg,或丙酸睾丸酮80mg肌肉注射。
5.3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
种公猪饲料要以高蛋白为主,粗蛋白含量在14%~18%以上,供给种公猪的能量饲料不宜过高,维生素、矿物质要全面,尤其是va、vd、ve不能缺乏,以充分发挥营养物质之间的互补作用。配种期间日喂量应在非配种期饲料的基础上再增加25%,可加喂鱼粉、鸡蛋、复合多维和青饲料。在种公猪的饲粮中应含有0.75%左右的钙,可吸收的钙和磷的正常比例应为1∶1或2∶1;有条件的可加喂些青绿多汁饲料,还需注意部分和生殖相关的矿物质(镁、锌、硒)及维生素(va、ve)的最低需要量添加。
5.4改善饲养环境
青年种公猪要单圈饲养,避免相互爬跨、自淫、早泄、阳萎等现象;要远离母猪栏舍,避免外激素刺激而致性麻痹;栏舍要宽敞明亮,通风、干燥、卫生;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要保暖防寒。
5.5科学调教
对种公猪应在7~8月龄开始调教,10月龄正式配种使用,配种过早可影响种猪使用年限[3]。调教时要用比公猪体形小的发情母猪,若母猪体形过大,易造成初次配种失败,而影响公猪性欲。调教时,饲养员要细心、耐心,切忌鞭打等刺激性强的动作。
5.6加强运动,合理使用
后备种公猪要给予适当的运动,每天早晚各运动1次,每次运动1h,保证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2h[4]。通过运动可锻炼肢蹄,保证种用体形。按照种公猪的年龄、体况,掌握好配种强度。1~2岁的青年公猪每周配种2次,每配种1次需休息1~2d;3~4岁的壮年公猪可每天配种1次,连配5~6d休息1d;4岁以上公猪每隔1~2d配种1次;5岁以上的公猪按计划更新淘汰。
5.7科学防治传染病引起的繁殖障碍
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进行预防接种。加强圈舍及环境消毒,及时驱治体内外寄生虫。在交配前应注意对公、母猪的外生殖器进行清洗消毒;发现种猪异常立即隔离并对症治疗。同时,还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在引进公猪的过程中也要切实做好隔离、观察及疫苗注射。
6参考文献
[1] 裴兰英,路建彪,武目胜.聊城及周边地区的猪繁殖障碍病及其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06(2):19-21.
[2] 王孝平,李晶.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12):66.
[3] 王常军,王阜生.浅谈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0(1):56.
[4] 李凯伦.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j].中国牧业通讯,199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