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发酵床养猪模式探究
摘要介绍了发酵床的作用原理及其养猪的优点,总结了常见发酵床的设计模式、发酵料的构成和制作、发酵床日常养护、饲养管理等内容,并针对其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发酵床养猪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酵床;作用原理;养猪;优点;日常养护;饲养管理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养猪模式是众多畜禽养殖者追求的方向。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是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筛选微生物菌发酵垫料进行的生态养猪模式,以发酵床为载体,利用快速分解菌快速消化分解粪尿等养殖排泄物,在促进生猪生长、提高生猪机体免疫力、大幅度减少生猪疾病的同时,实现猪舍(栏、圈)免冲洗、无异味,达到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和谐统一[1]。
  
  1发酵床作用原理
  
  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关键技术是利用em原露将秸秆粉、木屑、米糠等有机物经发酵处理制成养猪垫料层,生猪饲养在发酵床上,由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群以猪粪尿为基础营养迅速繁殖,菌群的繁殖过程中发酵产生高温使各种病原微生物被杀灭抑制,为生猪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猪舍温度;同时粪尿也被消化分解,猪舍无臭味实现零排放。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是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搭配稻壳、木屑、秸秆粉、米糠、猪粪等有机原料,通过碳氮比、粒度、水分调节促使菌群迅速繁殖,繁殖过程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分解有机物产生高温有效杀灭垫料和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大肠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机物生化分解反应,随着发酵分解产生的气体量减少和温度下降并趋于稳定,完成无害化、稳定化处理后的垫料混合物无寄生虫卵、无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菌;通透性、吸水性好,有益微生物含量高。发酵菌剂通过在垫料中大量繁殖,成为垫料中优势微生物种群,并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猪生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猪生活在垫料上,其粪尿等排泄物将作为有益微生物繁殖的主要营养来源,通过对垫料的水分、通透性等的日常维护,在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同时,粪尿等排泄物也被不断消化分解。
  
  2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一是解决了粪便处理难题,实现了“零排放”;猪舍里没有臭气和苍蝇等病原生物滋生,不仅改善了猪场本身的环境,也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二是改善猪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发酵床结合生物技术,使猪舍通风透气、光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添加的有益微生物改善了生猪消化道微生态条件,增强了机体抗病、抗逆及抗应激能力[2]。三是提高了肉的品质。少用或不再使用抗生素、抗菌性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四是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不需要用水冲猪舍和清除猪粪,可以节约劳动力50%以上。一个人可饲养500~1 000头育肥猪或100~200头母猪。五是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可节水75%~90%,仅兽药、水电、饲料的节约,每头猪可以增效50~80元。
  
  3常见的发酵床设计模式
  
  一是地上槽模式。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需垫高50~100cm,保育猪50~80cm、育成猪100cm左右,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二是地下槽模式。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60~100cm,保育猪6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原圈栏开挖坑槽。三是半地下槽模式。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60~100cm,保育猪60cm、育成猪100cm左右,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4发酵料的构成和制作
  
  发酵垫料是发酵床养猪的关键,对垫料原料进行科学组合,能减少管理强度和疫病发生、增加养猪效益等。从使用效率及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通常应选择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作主要原料以提高碳氮比,如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保证发酵床养猪垫料原料或原料组合总体碳氮比超过25∶1。一般锯末+稻壳、锯末+玉米秸秆作为垫料原料组合,其使用年限在2~3年。可通过调整猪只饲养密度来增加和减少猪粪尿的排放,达到调整垫料微生物的活力,以调整垫料发酵温度等目的。
  发酵床原料选用的一般原则为:原料来源广泛、供应稳定;主料必须为高碳原料;主料水分不宜过高、应便于临时储存;不得选用已经腐败的原料。发酵垫料可利用粉碎的锯末、稻壳、谷壳、米糠、玉米秸秆、花生壳等。一般比例为:稻壳(或谷壳、玉米秸秆、花生壳)40%~50%,锯末50%~60%,em原露用量为0.1%(如果准备做1 000kg垫料,只需要用em原露1 000ml左右)。发酵垫料的制作过程为物料堆积发酵(以10m2发酵床面积为例):为保证发酵床的通透性,需要在料槽底部均匀铺垫20~30cm秸秆或荆条,发酵料铺放在垫料之上。垫料发酵前先制备em活化液,准备em原露1 000ml,红糖1 000g,水300kg左右;将上述物质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h以上即成活化液。将上述活化液与1 000kg粉碎好的物料充分搅拌均匀后,堆垛压实,表面用塑料薄膜盖严密封(其中水分多少是关键,一般40%比较合适,现场实践是用手抓垫料来判断,鉴别方法:手抓可成团,松手即散,指缝无水渗出)。冬天发酵10~15d,夏天发酵5~7d,物料散发酸醇香味和蒸汽散出即表明发酵成功,可作为垫料铺垫。待发酵料温度稳定以后即可进猪。
  
  5发酵床日常养护
  
  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为猪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猪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菌种活跃,同时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发酵床养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垫料更新等几个环节。
  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常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为15~20cm、育成猪25~35cm。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地补充水分,以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45%,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用加湿喷雾即可。由于生猪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因此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分散的撒在垫料上,并与垫料混合均匀,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通常保育猪可2~3d进行1次疏粪管理,中大猪应1~2d进行1次疏粪管理。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

  6饲养管理
  
  发酵床养猪技术较常规养猪饲养密度低,一般的养殖密度应该是:育肥猪(50~100kg)1.2~1.5m2/只;育仔猪(50kg以下)0.8~1.2m2/只;母猪2.0~3.0m2/只。盛夏季节,生猪在硬地平台上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会增多,发酵床对猪舍室温的变化基本不产生影响。因此,盛夏饲养管理还是立足于加强常规降温管理措施(如启动湿帘、开动风机加强空气交换等)。发酵床的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盛夏来临之际,逐步减少垫料的补水量,让垫料水分逐步控制到38%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微生物的繁殖不受影响,同时又可以控制发酵强度,避免发酵产生高温及高湿。二是盛夏季节,可以将垫料适当压实,适当减少垫料中的含氧量,日常养护时不要深翻垫料,疏粪管理时只需将表层垫料与粪尿混合均匀即可。三是适当加大补菌量,特别是粪尿集中排泄区的补菌量。全部肥猪出栏后,最好先将发酵垫料放置干燥2~3d。将垫料从底部反复翻弄均匀1遍,看情况可以适当补充麸皮与菌种,重新由四周向中心堆积成梯形,使其发酵至成熟,以杀死病原微生物[3]。
  
  7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是免疫问题。正常的免疫程序不可减少,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尤为重要,但抗生素等药品的用量可逐步减少,减少量一般可达到50%以上[4]。二是硬地平台问题。硬地平台主要作为猪只采食和活动场所,盛夏季节还能供猪只栖息,也可作为饮水和食料平台,防止水分过多流入发酵床。三是饮水装置的安装。饮水装置的安装设置,必须满足饮水外溅时不浸湿发酵床垫料,通常保育猪栏设置饮水台,饮水台下设导水管,能将滴水及时排出;育成猪水嘴可设置在栏舍外侧,滴水直接排入外面排水沟。四是垫料发酵的处理。垫料发酵过程中,如果不升温,则由于水分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可适当调节水分和酸碱度,添加垫料原料或加水;如果升温后温度随即快速下降,则由于碳氮比过高,原料中有机氮含量太低,应适当添加含氮量丰富的有机物料如猪粪;如果发酵过程中异味、臭味浓则由于碳氮比过低,或原料粒度过大,水分调节不匀,可通过补充碳素原料调整碳氮比,或者降低物料细度,调匀水分;如果发酵后期氨味渐浓,则由于物料水分偏大,ph值偏高,发酵时间偏长,应立即将发酵物料散开,让水分快速挥发。五是发酵床温度的处理。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分和通透性,有时表现为单因素影响,有时表现为双因素同时产生影响。如果水分偏高和(或)垫料过于疏松,发酵强度会加大,温度就会过高,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垫料稍微压实,或者补充部分干料后将垫料稍微压实;如果水分偏低和垫料透气性稍差时,发酵产生的温度向空气扩散慢,往往会形成局部高温,通常可以通过适当补充水分、增强垫料通透性来解决;如果水分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发酵床温度过低,解决的办法就是调节好水分;如果垫料通透性过低,发酵床温度也低,这时就要通过疏松垫料,以增加垫料发酵强度,从而提高发酵床温度。六是夏季和冬季垫料的养护。夏季养护最重要的是尽量控制垫料水分,降低发酵强度;疏粪时尽量将粪尿集中在比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不必将粪尿均匀分布在整个发酵床。冬季养护除保育栏有特别要求外,其他同常规。保育栏的冬季养护也要注意控制垫料水分,因为保育猪粪尿较少,垫料发酵强度相对偏低,如水分过大会导致热量损失大,同时还会导致保育舍空气湿度加大,造成应激。七是发酵床药物消毒问题。无需定期消毒,定期消毒会将发酵床中的有益微生物杀灭,作用会适得其反。八是每批次转栏或出品走私案栏后垫料处理。只要垫料没到使用期限,猪只每批次转栏或出栏后,应适当补充部分新鲜木屑或秸秆粉及适量发酵菌剂,调节水分至45%左右,将垫料在圈栏中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处理,温度上升到50℃以上高温24h后,即可作为发酵床垫料重新使用。
  
  8参考文献
  
  [1] 李荣林,杨胜林,何勇.发酵床养猪及常规养猪的对比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1):122-124.
  [2] 武华玉,乔木,彭先文,等.对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认识[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6):101-102.
  [3] 位孟聪,杨瑞.发酵床养猪技术简介[j].科学种养,2009(12):32-33.
  [4] 李连帅.发酵床养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11):73.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微生物菌剂对有机肥的发酵作用试验
    重组大肠杆菌 E.coli P84A/ MC1061发酵生产…
    双孢菇标准化栽培及培养料发酵管理技术
    适合工业化生产蛹虫草菌丝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肉鸭生物床养殖模式技术初探
    发酵床养殖肉鸭技术要点
    探讨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论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谈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EM发酵秸秆饲料的应用研究(1)
    EM发酵秸秆饲料的应用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