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文 陈正祥 马洪德 段誉
摘要介绍了红叶石楠扁刺蛾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总结 了其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加强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以期为红叶石楠扁刺蛾的防治提供 参考 。
关键词红叶石楠;扁刺蛾;发生特点;治理措施
红叶石楠是常绿的小乔木,因其鲜红的新梢和嫩叶而得名,近几年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1-3]。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发现,如果红叶石楠管理不当或生长环境不良,则会发生大面积病虫害,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宁校区红叶石楠受扁刺蛾大面积危害,危害叶片达90%以上。经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红叶石楠树体已逐步恢复。新发的枝叶浓绿,树体已全部生长正常。不仅达到了预期复壮的效果,而且节约了重新改造的所需资金。现将扁刺蛾发生的特点及综合治理措施总结如下,旨在为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扁刺蛾的发生特点
1.1形态特征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在南京地区幼虫称“洋辣子”,食性杂,主要取食红叶石楠叶片[4]。成虫体翅灰褐色,后翅颜色淡体长15~18 mm,翅展25~35 mm。前翅2/3处有一褪色横带,雄蛾前翅中央有一黑点。前后翅的外缘有刚毛。卵长椭圆形,淡黄绿色。幼虫体长22~35 mm,扁平椭圆形,背部隆起。每体节有4个绿色枝状毒刺,其中虫体两侧边缘的1对较大,亚背线上的1对较小。中背线灰白色,体背中央两侧各有1个明显的红点。茧钙质,硬而脆,灰褐色,长14~15 mm。蛹匿于茧中,长椭圆形;灰白色,羽化前转褪色。
1.2生活习性
红叶石楠扁刺蛾一般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2代,第1代于6—7月发生,第2代于8月底至9月初发生。幼虫可栖息于叶背。幼龄时咀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半透明枯斑,多在茶丛中下部成叶的背面活动,幼虫长大后逐渐上移,老熟幼虫可爬至根表面的土中结茧化蛹。第2代幼虫于老熟后在表土中结茧越冬,翌年初复化蛹,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5-6]。
2综合治理措施
2.1加强管理
一是修剪。首先,对已枯死的树枝进行清除,将截口面涂抹上树脂防腐剂。其次,对红叶石楠进行色块重修剪,使之回缩20 cm,以刺激隐芽长出新枝。修剪后树体的中根部、茎干部的养分可以定向地运向叶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转化和运转,以增强对新生芽的供应。二是合理施肥。红叶石楠的叶片被扁刺蛾吃完后,隐芽开始有萌动,这时的新芽生长的营养主要靠氮的供应。在新芽生长期,除需氮肥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磷钾肥,主要是在红叶石楠体内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以加速叶片的革质化。为了使新生叶片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合能力,钾肥的供应是非常必要的。施用磷肥可以加速花芽的角质化,促进花芽分化[7-8]。此时宜施复合肥。三是水分管理。受害的红叶石楠一般不需要灌水。此时,红叶石楠的蒸腾作用较弱。因夏天温度较高,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大,可以适当补水。尤其在施肥后必须灌透水。笔者发现在药剂防除后,隐芽膨胀,3~5 d后露出2片新叶,此时可在叶面喷水,每天喷1~2次。
2.2病虫草害防治
在7—8月第1代成虫期或5—6月第2代成虫期,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在10月进行冬耕时施基肥或在早春施肥中清除虫茧。幼龄幼卵为害后叶片呈面膜状,极易被发现。用甲胺磷2 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4 000~6 000倍液进行喷杀[9-10]。夏季是杂草的旺盛生长期,尤其是光秃的红叶石楠色块下面的杂草迅速生长。为了避免杂草与树木争肥水,引发其他种类的病虫害,对杂草进行人工拔除[11]。为防治地面蒸发快,可加盖遮阳网或无污染的保水剂以防水分蒸发。在南京地区扁刺蛾在9月上旬左右仍然会发生第2代,此时要清理绿篱下的树叶杂草,以保证红叶石楠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参考 文献
[1] 刘智慧,廖飞勇.红叶石楠的光合习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 科学 ,2010(5):82-84.
[2] 吴维坚,林洪涛,何炎森,等.红叶石楠栽培技术及其园林应用[j].福建热作科技,2008,33(2):23-24.
[3] 邹文玲.红叶石楠的栽培管理及观赏应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