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述了开化县单季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制约其高产的因素,提出单季稻生产 发展 对策,为当地单季稻生产提供 参考 。
关键词单季稻;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对策;浙江开化
开化县地处山区,素有“九山半地半分水”之称。单季稻是该县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全县口粮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调整、 工业 用地、城市化建设、国家公路建设等原因,单季稻种植面积逐年下滑,总产下降;抓好单季稻生产,对稳定发展全年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 总结 和分析单季稻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单季稻生产的发展对策,现报告如下。
1单季稻生产现状
1.1单季稻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根据2002—2006年农业年报资料统计,开化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9.35万hm 2 ,总产量47万t,其中单季稻面积4.72万hm 2 ,占总播种面积的50.5%,产量33.85万t,占总产量的72%。可见,单季稻生产在全年粮食生产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2单季稻产量水平呈波浪形发展趋势
根据农业年报资料可知,单季稻单产水平呈波浪发展趋势,1999—2001年单季稻产量水平为递增发展,2001—2003年为递减发展,2003—2006年为递增发展,但是单季稻产量水平总的发展趋势呈不断上升状态。在单季稻大面积稳定发展阶段,即2003—2006年的4年中,由于优质高产良种的普及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单季稻的单产水平,根据2003—2006年资料统计,平均产量达到了7 158 kg/hm 2 ,比1998年之前的平均产量增加642 kg/hm 2 ,增长9.9%。单季稻产量水平的提高对稳定粮食总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单季稻种植面积呈倒“v”字形发展趋势
1999—2002年为单季稻种植快速发展阶段,至2002年,单季稻种植面积达到最高峰,面积为9 866.67 hm 2 ;2003年单季稻种植面积开始下降,比2002年下降了333.33 hm 2 , 2004年、2005年均比2002年下降了466.67 hm 2 ,2006年降幅最大,比2002年下降了866.67 hm 2 ,下降9.3%。由此可见,单季稻种植面积呈倒“v”字形发展趋势。
2单季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单季稻面积下降
根据2007年农业部门组织对270个农户调查,2007年单季稻种植面积下降至9 000 hm 2 ,势必影响稻谷总产量和全年粮食总量,这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实现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
2.2产量水平不高
“九五”期间,单季稻平均产量6 622.5 kg/hm 2 ;“十五”期间,单季稻平均产量7 164 kg/hm 2 ,比“九五”期间增加了541.5 kg/hm 2 ,增长8.2%;“十一”开局之年开化县平均产量7 365 kg/hm 2 ,自1999年以来,农业部门针对制约单季稻高产栽培因素,进行了单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形成了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单季稻超高产强化栽培等技术,经生产上大面积示范[1],实现了高产高效。据2003—2006年乡镇级建立80个示范方产量统计,示范面积1 811.2 hm 2 ,平均产量8 692.5 kg/hm 2 ,比常规栽培增产1 359 kg/hm 2 ,增长18.5%。据县级7个规模为6.67 hm 2 的强化栽培核心示范方产量统计,示范面积53.32 hm 2 ,平均产量10 407 kg/hm 2 ,比常规栽培增产2 577 kg/hm 2 ,增长32.9%,其中2005年池淮畈的3个规模为6.67 hm 2 超高产强化栽培示范方,面积21.81 hm 2 ,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平均产量达到11 731.8 kg/hm 2 ,最高产量12 239.55 kg/hm 2 。这充分表明,该县种植单季稻,增产潜力很大。
3制约单季稻高产的因素
3.1种粮效益低,难以调动粮农的积极性
据2003年粮食涨价之前的调查测算,种植单季稻平均产量6 975 kg/hm 2 ,以1.1元/kg 计算 ,收入7 672.5元/hm 2 ,扣除直接成本2 550元/hm 2 ,加用工成本3 600元/hm 2 ,净收入仅有1 522.5元/hm 2 。粮食涨价之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农用物资的涨价,种粮效益仍然较低。据2006年年末调查测算,种植单季稻平均产量7 365 kg/hm 2 ,以1.5元/kg计算,收入11 047.5元/hm 2 ,扣除直接成本4 200元/hm 2 ,加之用工成本4 950元/hm 2 ,净收入1 897.5元/hm 2 。由于种粮效益较低,难以调动粮农的积极性。
3.2农业技术到位率低
一是开化县粮田少,人均水田面积为313.33 m 2 ,户均1 000 m 2 ,分散经营,农民种粮目的是解决粮食自给,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应用兴趣不浓,良种缺乏良法配套,难以获得高产;由于种粮效益低,加之农田的分散性,粮田难以向种粮能手集中,难以发展规模生产经营。二是 农村 劳动力素质降低。大多数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经商,从事粮食生产中多为妇女和老人,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差,因而农业科技的到位率不高。三是现行的农业技术体系的管理存在“一职多用(农技人员身兼多个工作岗位)”或“兼职使用”或“换岗使用”现象,乡镇农技人员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完全到位,村级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造成采用技术简单或不到位,发挥不了作用;在推广方式上习惯于或停留在做一个样板、开一个现场会,缺少走进户、技术送到田的农技人员,难以满足当前农村个性化、多样化、现实性的需求[2]。
3.3耕地质量下降
2000年以来,农民对粮食耕地的有机肥投入逐渐减少,化肥用量加大,造成土壤板结与酸化。广大粮民饲养生猪、耕牛和家禽的总量减少,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农民对耕地的有机肥投入减少。据20个土壤样本测定结果,土壤ph值由原来的5.82下降到5.53,土壤酸化现象严重。因国家、城市化建设等占用耕地通过土地整理新增的农田,大多数耕地质量较差,破坏了部分耕地的耕作层,导致耕地质量下降。挖塘养鱼、种植多年生的 经济 作物等农业产业结构,破坏土壤耕作层,造成其保水保肥困难。绿化苗木搬迁,带走表层土壤,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影响了粮食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3.4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推动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环节的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对乡镇的投入更是不足,致使试验示范无从下手,农业技术推广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到农民手中。
4单季稻生产 发展 对策
4.1加强领导,建设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有效推动机制
要搞好粮食生产,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要有忧患意识和粮食安全意识,自觉把粮食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切实加强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建立政府推动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建立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乡镇政府和村级管理;二是制定和出台扶持发展单季稻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三是加大对单季稻生产投入力度,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积极性,切实抓好单季稻生产。
4.2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单季稻生产面积
面积是稳定产量的基础,要保护耕地的数量。在“十一五”期间,全县单季稻种植面积要确保稳定在8 333.33 hm 2 ,否则,粮食总产就难以稳定,将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和《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管理用地制度,严禁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植树等任何破坏耕地及其质量的行为;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号)提出的保护基本农田“五不准”规定,建立严格的耕地占用补偿制度[3-4]。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 科学 制定退耕还林规划,尽快实施对破坏耕地质量行为、耕地抛荒的查处办法和标准农田管理办法。
4.3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率
加强耕地地力建设是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基础。要针对目前耕地质量下降的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的生产能力。一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要高标准、严要求地建设好该县的标准农田,其中80%标准农田当年能获得高产;对已建标准农田存在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要采取措施补充和提高,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二是开展耕地地力状况调查,摸清耕地地力的现状,科学改造和合理开发利用。三是采取耕地培肥措施,提高耕地地力和生产能力。
4.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
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粮食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才能确保粮食安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技推广能力。在抓好粮油作物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重点应做好农业科技“五大工程”的实施。一是做好“良种工程”的实施。继续引进、筛选、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尤其是单季稻良种,加强种子贮备工作。二是做好“轻栽工程”实施。继续进行水稻强化栽培、水稻旱育秧、油菜秋发免耕栽培等适用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三是做好“沃土工程”实施。推广地力培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示范作物专用肥、bb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引进扩种绿肥新品种。四是做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工程”的实施。组织农户开展无公害产品的安全生产,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五是做好“粮食生产机械化工程”的实施。通过机播、机耕、机种、开沟、机收、烘干等农业机械的推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发展规模经营。
4.5充分发挥基层推广组织的作用
农技推广中各项技术都需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解决,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创造良好的条件,除了在工作和生活上关心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外,还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试验、示范和推广,应妥善解决村级农科员的合理报酬,稳定村级农科 网络 ;建立乡镇责任技术员制度,合理调配和使用乡镇农技人员,制订工作目标责任制,采用各种激励和奖励机制,充分发展基层推广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5-6],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推广效果,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4.6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开展社会化服务
目前, 农村 分散的粮食生产状况,难以适应粮食大市场的需要,难以适应新技术的推广,难以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应通过各种粮食生产的合作 经济 组织将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工和经营,以提高农业科技的到位率和农民种粮的效益。为此,一是建立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的粮食生产合作社;二是建立开展良种种子供应、统一育(供)秧、统一病虫防治、机播机种、机收、烘干等服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如育秧公司和植保公司等。通过合作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广大农民可直接享受到种粮直补资金优惠政策,同时可提高劳力、农机具等资源的利用率,又可节省支出,减少浪费;既可提高技术到位率、提高产量,又可使农民实现节本增收。
5 参考 文献
[1] 吴文革.江苏省水稻大面积高产原因及关键技术探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