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制约因素,阐述新形势下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发展 的必要性,探讨如何建立保障措施,以化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促进高效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高效农业;规模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连云港
在农业和 农村 经济 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高效农业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强农业发展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1]。
1连云港市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连云港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始终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江苏沿海开发、港口建设、农产品出口的先发效应,顺应外向型农业产业看好的新趋向,按照 工业 化的思路谋划农业,调整优化产业、品种结构和空间布局,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突出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抓好精深加工和市场流通,强化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园区化、外向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已初显端倪, 现代 农业规模扩张。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型农业。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开通农业科技人工语音服务热线,培育农业科技型 企业 10家、科技示范园10个,深入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逐步健全农资农技服务 网络 。已形成100多个相对集中连片的各类农产品基地。连云港市生态农业基础优越,市属4个县均为生态农业县,并在全省率先成为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示范县,已形成优质稻米、创汇蔬菜、优质畜禽、海淡水养殖、花卉林果茶等五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0%。高效农业面积达到12万hm 2 ,设施农业达到4.67万hm 2 ,初步形成稻米、蔬菜、水果、肉食、杂粮、水产、林木等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
2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全市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民已经从中得到了实惠,但也面临着不少矛盾和困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土地难流转;资金难筹措;规模难形成;产销难对接;风险难保障;合作经济组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信息服务滞后,农技服务水平和农民素质亟待提高。
3对策
3.1围绕农业组织化,重抓组织领导
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服务力度、考核奖惩力度,形成良好的领导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2]。一是重抓组织领导。要落实目标任务,加强检查考核,推动快速发展。市委书记王建华强调,要以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重要意义。连云港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在加速推进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重视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顺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同步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挥该市资源环境优势的有效载体,要以 科学 的路径,认真落实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关键举措。二是重抓政策扶持。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招商引资为核心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除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税收及贷款优惠、“包装项目”上争资金外,要抓住上海、苏南等工业化发达城市产业北移的机遇,主动对接,招商引资,发展“三资”农业,要把农业招商引资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实行专人负责,专项考核,加大奖励力度。
3.2围绕高效产业化,重抓规划引领
要以更高的追求,准确定位加快 发展 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的目标任务。无论是确定发展目标,还是布局产业结构,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要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追求。一是注重规划引领。要高度重视抓好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并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新 农村 建设整体规划相衔接,切实提高规划方案的 科学 性、前瞻性;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高效农业规模化为龙头、产业化为抓手、外向化为动力、生态化为优势,壮大市场主体,完善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组织形式,不断提升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3]。二是做强特色优势。要统筹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确保实现“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龙头 企业 、建设一批专业基地、打响一批知名品牌、引进一批发展主体、扶持一批示范典型”等“六个一批”目标。要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和服务农产品营销体系发展,壮大农产品营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尽快实现市有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县有专业批发市场、乡有特色产地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民经纪人的营销体系。
3.3围绕农业品牌化,重抓品质提高
抓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标准建设,加强品牌创建,打响更多的农产品品牌,要进一步加强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保持相对长期稳定。一是坚持质量与品牌并重。努力做到论证一个“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培植一个品牌、带动一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不断放大质量和品牌的综合效应。建设农业质量标准体系,要围绕名特优新产品、大宗农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重点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强采标、贯标以及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积极指导和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快形成规模,彰显特色。二是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要按照农业部“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工作,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积极组织好各类名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抓好质量跟踪管理,以保证名牌产品的信誉和权益。尽快构建起“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
3.4要围绕监管经常化,重抓产品安全
要逐步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健全农产品安全速测体系,实行基地检测与市场检测相结合,逐步将检测关口前移,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不用禁用药品,规范限用药品[4]。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坚持质量与品牌并重,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宣传普及农业政策法规,切实加强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经营使用有害农资的违法案件,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二是强化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强化食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各项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监测为重点,包括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农业监测体系,切实提高连云港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4 参考 文献
[1] 张丽丽.关于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思考[j]. 现代 农业科技,2008(6):233-234.
[2] 王艳霞.农村人才开发问题及对策[j]. 经济 论坛 ,2004(18):108.
[3] 孙林.世界农业问题研究[m].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