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新民 苏建权 高进军 刘春祥 李秀丽 刘德根
摘要介绍大中农场丰禾啤1号的特征特性, 总结 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机械作业、播种、播后处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内容,以为丰禾啤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 参考 。
关键词丰禾啤1号;高产;栽培技术;大中农场
丰禾啤1号是江苏省大中农场农科所针对单二品种在当地耐肥抗倒性差、千粒重不稳定而在单二田块中选育的,是适合大中农场 自然 资源禀赋特点和大型机械生产条件生产的新品种。
1选育经过
丰禾啤1号是大中农场农科所2003年在单二品种中选育出的变异单株,经过几年的种植、筛选,将籽粒外观好、皮壳薄、腹沟浅和在田间观察抗大麦黄花叶病,基本性状一致的株行混收,于2007年对所获株系进行鉴定选择,从众多的株系材料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
2特征特性
弱春性,熟期与单二相仿;株高90 cm左右,株型紧凑,适合机械化种植;穗数为750万穗/hm2左右,穗粒数23粒左右,千粒重45 g左右,比单二高5 g左右,产量7 500 kg/hm2左右。2006年在大中农场6分场种植,产量7 425 kg/hm2,较对照单二增产21.1%,2007年在江苏省东台市农科所试验示范产量7 680 kg/hm2,较对照单二增产17.8%;耐寒性好,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挺立,苗期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着粒偏密。后期转色正常,熟相好。抗大麦黄花叶病,轻感白粉病,适宜江苏大麦产区种植,尤其适合江苏沿海地区种植[1-2]。
3栽培技术
3.1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2~3 d,在播种前10 d左右做好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千粒重、适宜基本苗数量确定播种量。用大麦清或三唑醇等药剂拌种,预防网斑病、条纹病、黑穗病等病害。
3.2机械作业
耕透熟土层,并略带黄土,秸秆覆盖效果好,覆土平,耕幅不超标;耙地平,破土效果好,重耙配重150 kg以上,不漏耙;开沟直,深20~25 cm,宽32~35 cm,绞土匀,畦面平;肥量准,不重不漏不露;播种不能在路上拐弯的必须放起落线,用种量准,行距均匀;严格控制播种深度,播深以2 cm为宜,做到播种均匀,出苗一致;在调换品种前一定要彻底清理播种机,防止机械和人为混杂。
3.3播种
丰禾啤1号在苏中沿海最佳播种期为10月29日至11月8日,在淮南地区11月上旬播种为宜。行距3.6 m,14行,避免重行漏行,要求畦面平整,播行均匀,竖沟上线。
3.4播后处理
播后48 h内,必须清好田间一套沟,达到沟沟相通。具体要求是:每40~50 m开挖一条横沟,深25~30 cm,宽20~25 cm,田头及低洼地块,每25 m开挖一道沟,横沟撒土两边不少于5 m,积土厚不得超过2 cm,两边土量均匀,清沟必须两边出土敲碎撒匀[3]。条田顶头必须在播后雨前开沟,防止路面盐土淤积田头,影响出苗,播种结束后再行清沟筑埂,所有田头沟埂必须方直上线。补种要求浸种补种,品种一致,到头到边。
3.5合理施肥
丰禾啤1号施用纯n 2 40 kg/hm2、p2o5 90 kg/hm2。其中基肥氮占总量的52%,p2o5占总量的100%,即基施尿素225 kg/hm2、磷酸一铵225 kg/hm2;总氮量的10%作平衡肥,即施尿素52.5 kg/hm2,拔节孕穗肥纯氮占总量的38%,即在倒三叶初时施尿素150 kg/hm2。根外追肥,在抽穗后,结合防病治虫,选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进行根外追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6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3.6.1杂草防除。硬草采用播后苗前化除,用48%氟乐灵1 200 ml/hm2+25%绿麦隆3 kg/hm2进行土壤封闭,并视墒情,适当加大用水量,以提高封闭效果。对防效差的条田要及时采取茎叶处理,用6.9%骠马1 200~1 350 ml/hm2于麦苗三叶期至分蘖期喷雾,但应避开寒流,施用越早,防效越好。对猪殃殃等阔叶杂草重的田块施用10%麦喜150~180 ml/hm2,对巢菜严重的条田施用巨星22.5~30.0 g/hm2,于麦苗三叶期至分蘖期喷雾,化除时必须注意不重不漏、雾化良好,严禁施药机械有滴、漏现象,严禁在田间调节和试喷,防止浓度过高对麦苗产生药害或局部土壤因农药残留量高而对下茬作物的危害[4]。所有的茎叶处理力争在冬前结束,以提高化除效果,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6.2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情报及时防治好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
4 参考 文献
[1] 练波.大中农场宁麦15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 农业科技,2009(24):51,53.
[2] 吴旭银,周正文,赵桂强.大中农场扬麦18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3):82.
[3] 吕东升.啤酒大麦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化农业,2009(7):13-14.
[4] 陆加荣,王建武,浦东,等.大面积啤酒大麦高产栽培技术[j].大麦与谷类 科学 ,2009(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