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殖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对其今后的 发展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为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提供 参考 。
关键词 近岸海水养殖;网箱;现状;发展对策;广西
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鱼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在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高效益的刺激下,近岸海水网箱养鱼生产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90年代末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殖面积逾2万m2,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可观的效益,促进了海洋渔业 经济 的发展,现就其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结 如下。
1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分布情况与主产区
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鱼主要分布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兴港镇的石头埠海区和合浦县沙田镇的沙田海区、钦州市龙门港海区和钦州港海区、防城港市江山镇的珍珠湾海区。其中主要产区是北海市铁山港兴港镇的石头埠海区和钦州市的龙门港海区,这2个海区的网箱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以上。
1.2养殖现状
据统计,2009年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殖总面积达248万m2,总产量达8 550 t,总产值为2.3亿元。主要养殖鱼类有石斑鱼、金鲳鱼、鲈鱼、真鲷、黄鳍鲷、美国红鱼、军曹鱼、川纹笛鲷和篮子鱼等,其中金鲳鱼(卵型鲳鯵)、鲈鱼所占的比例最大。
1.3网箱结构与布局
广西近岸海水网箱框架都是木质框架结构,为厚度10 cm、宽20~30 cm的方型耐腐蚀硬木板用不锈钢螺钉固定连接成长方形框架,框架下安装塑料泡膜或塑料桶作浮子,框架和浮子整体连接而成浮排,浮排内框也用木板固定分隔成大小相同的小框架,每个框架内吊装1个网箱,网箱网衣为聚乙烯网。在浮排的中部选择1个较小的框架面,上面铺设木板,在木板上搭建简易的木质结构的管理工作房子。网箱的整体布局为浮排与浮排之间是首尾相接,连成整片分布,形成棋盘式排列。但这种结构也存在问题,即其排列方式会对网箱内外水体的流动交换产生影响,往往使处在网箱浮排中部的网箱内水体的溶解氧远低于网箱外的溶氧量,很容易引起鱼病的发生。
1.4标准化管理状况
目前网箱养殖比较规范的是北海市铁山港区石头埠海区星星海丰养殖场。该养殖场于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标准化养殖,2009年申报的金鲳鱼无公害产地认定现已通过自治区级认定。2008年在水产部门的引导下,石头埠网箱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了铁山港区水产养殖商会,对网箱养殖鱼进行标准化管理,共有59户养殖户入会,管理效果比较好。但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鱼大部分仍然是沿袭传统的养殖管理模式,分散养殖,多数养殖户在养殖过程对投入品的管理不够规范,主观性强,不是按照有关标准来操作,特别是养殖生产日常记录不规范或不详细,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有待提高。
1.5病害发生与防治措施
近年来,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鱼的病害越来越频繁[1],特别是2009年尤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广西沿海3市海水网箱养殖发病率在40%以上,多数养殖成活率为50%左右。在病害防治上,多数养殖户不注重预防,偏重于发病过程中使用药物 治疗 。由于缺乏 科学 防治技术,有些养殖户病急乱投医,没有进行相关检测,不注意对症下药,存在滥用药物现象。
1.6产品包装与流通
至2009年底,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鱼 企业 或个体养殖户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鲜货销售给收购商,产品没有包装,也没有进行商标注册,大多产品的销售去向主要有广东、福建2省,小批产品主要销往区内的14个市,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柳州、桂林和贵港等,流通市场主要是在农产品批发地和海鲜酒楼等。
2广西近岸海水网箱养鱼发展对策
2.1保护生态科学开发统一规划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西近岸海洋生态环境日显复杂,各种生物资源的生态位发生急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生态的保护矛盾突显,任何一种工程建设或其他经济生产方式的出现都可能导致环境生态的改变。近岸海水网箱养殖生产虽然是与海洋生态最为融合的经济生产方式,但由于是人为的强加于海的一种生产方式,养殖生产过程所排放的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养殖动物的粪便和残饵等对海洋而言是“额外”增加的,养殖动物在海域当中形成了新的“生态位”, 自然 就对原有的海洋生态平衡造成冲击或打破[2]。因此,近岸网箱养殖场的建立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要科学测算安置网箱的海区海域环境的载鱼量,根据载鱼量来控制养殖容量,统一规划布局网箱和鱼种的投放量,确保网箱养殖系统与所在海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2.2调整网箱投放海区与 工业 开发协调并进
临海工业项目是广西重点发展项目,对广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不可动摇的大开发、大项目,其他一切项目都要围绕这些项目协调发展,这是广西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因此,近岸网箱养殖项目的布局要与临海工业项目的布局协调发展。或将网箱养殖区域划定到远离工业项目的排污口的海区,将网箱安置在15~20 m等深线的水域,可确保网箱养殖生产不受工业发展的冲击,促进海区养殖与工业开发的共同发展。
2.3政府要加快扶持建设海水养殖苗种体系工程
苗种是养殖的关键。由于缺乏资金与政策扶持,铁山港区沿海除了有一批设施完善的对虾育苗场外,几乎没有海水鱼苗育苗生产场点,所有的海水鱼苗全部靠广东、海南和福建等省调入,苗种供不应求,而且由于长途运输和地理差异,采购回来的鱼苗应激大,养殖成活率普遍较低,严重地影响了广西海水鱼养殖生产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加快广西海水鱼类养殖生产的有效发展,建议政府加强扶持建设海水养殖苗种体系工程,在沿海3市建设一批海水鱼苗繁育场。具体操作上可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对虾育苗场进行改扩建,使之具备海水鱼苗繁育生产能力。此外,应重点扶持建设鲈鱼、青石斑鱼和卵型鲳鯵等广西自然分布有的名优品种的原种场。
2.4科技立项研发高效配合饲料
饲料是海水鱼类集约化养殖必不可少的投入品,是决定能否开展规模化养殖的首要因素。目前,广西海水鱼类养殖使用的饲料有配合饲料和海水野杂鱼。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研究,许多养殖品种还没有适口的或适宜鱼类生长的配合饲料,加上多数养殖户的养殖观念还没有转变,尚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意识中,因此,许多养殖户在开展海水鱼类养殖时仍然以投喂野杂鱼为主。只有养殖某些品种如卵型鲳鯵[3-4]、鲈鱼和某些鲷科鱼类,因为其饲料配方比较成熟而且易购买,才会在养殖全过程使用配合饲料。但是由于缺乏专题技术研究,广西还没有专门针对某一品种的且让养殖户放心的配合饲料。目前广西沿海使用的95%配合饲料是来自发达的广东、福建和浙江省,其余的5%来自当地。这种状况造成了广西养殖海水鱼类的成本居高,从而影响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科技立项研发高效适口、适宜的海水鱼类配合饲料是广西加速发展海水鱼类养殖业的重要措施[5]。
2.5建立信息平台提高疾病预防监控与市场流通信息的服务水平
信息化是各行各业 现代 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只有信息畅通才能保障产业发展的顺畅。对海水鱼类养殖而言,疾病控制预防信息和产品市场流通信息是影响现代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的最大瓶颈。建议广西省级科研机构和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尽快建立海水鱼类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和海水鱼类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发布有关病害防控和市场流通信息,确保广西海水鱼类养殖生产朝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6]。
2.6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操作水平,适时推行就业准入
目前广西开展海水鱼类养殖的群体主要是滨海居民、农民和部分转产渔民,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总体上而言文化素质较低,加上行业部门尚未推行就业准入,致使广西海水鱼类养殖业现状处在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下的水平。建议省级主管部门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专题立项加强海水鱼类养殖从业者的技术操作培训,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适时推行行业就业准入制度[7]。可以联合劳动部门先在条件较好的市县开展试点工作,获得经验后向其他市县推广。
2.7走标准化合作化品牌化道路,做强区域渔业 经济
“以品牌为纽带,以龙头 企业 为主体,以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依托,以联合农户参与为目标”的农业 发展 模式必将是我国今后农业 现代 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目前广西已有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在沿海投资网箱养殖生产业,政府和行业部门应该鼓励、扶持、引导这些企业联合分散养殖的个体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经营,共同打造统一品牌,把分散养殖集中起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区域渔业经济的发展。
2.8引入休闲观光理念,拓展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休闲观光是开展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正常需求,是连接农业生产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和必要环节,也是农业生产拓展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便捷途径[8]。广西沿海海岸线长逾1 500 km,沿岸滩涂、岛屿众多,而且滩涂平坦,水质清新,优美的 自然 景观随处可见,这些自然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旅游 。建议政府作统一规划,改造近岸网箱的布局,增加景观装饰,提供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观光平台,使近岸网箱的布局和色彩搭配与岸边自然风光景观相互照应相互协调,打造发展成为当地新的观光景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9-11]。
3 参考 文献
[1] 陈知算.近海网箱养殖鱼类病害防治方法[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