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湿”,贵州的一个重要概念

原文作者:佚名

  说到贵州,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一个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个谚语说出了贵州两大特点,一个是气候,一个是地貌。
  贵州的地貌,山地占全省主要空间,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是贵州主要的山系。贵州作为云贵高原的第二阶梯,虽然山海拔并不高,但是由于多达61.9%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的发育造成沟壑纵横,缺乏高原台地。这种地貌给贵州的经济发展带来不便。交通上,在贵州无论修建公路、铁路,都需要随时架桥穿洞。我直观估算,修建同样一段高速公路,贵州造价至少要比平原地区增加成倍以上。贵州的多山,也给农业和居住带来麻烦。在贵州,许多城市城镇的选址,首先就要考虑寻找坝子。坝子就是在高山中的低缓平地。我们可以看到,从省会贵阳到其他贵州大的地州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建在一个大的坝子里,坝子大小决定了一个城市建筑的空间发展潜力。农业上,山高坡陡平地稀缺,田地自然紧张。人们应对的办法,一是修造梯田,无论水田还是旱作,都需要梯田帮忙,所以贵州梯田成为遍布全省的农业景观。二是居住上,很多村寨建在山上,成为贵州乡村一景。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村寨。
   贵州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居住在高山上的特点。人们居住在高山上,一个历史原因是躲避战乱。贵州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地区,这应该与贵州在居住上的适宜性有关。尽管贵州的历史久远,但是历史上人口并不多,贵州现在的人口,应该是历史上一次次自然的和官方的移民的结果。尤其是明朝以后,移民之风甚劲。大的地貌上的山高坡陡,有利于人们的安全防御。但是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在高山上的现实原因也与田地稀缺有关。苗族、侗族、布依族、瑶族等等都以村寨建在高山居多。人们这样做,其实是把山脚的坝子里的好田土留作耕种。雷山县著名的千户苗寨,寨子依山而建,非常壮观。但是其实寨子下面是一条溪流蜿蜒流淌,人们在这里种植水稻。这种场景我们在兴义市的南龙布依族古寨也能看到。古寨建在山半坡上,而下面比较空旷的坝子则是一片稻黍。
   田地的稀缺,对田地的珍惜,甚至影响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生育观念。在贵州从江县的侗族、广西金秀县的瑶族,有的寨子被人们称为中国最重视计划生育的。其原因就是因为土地的稀缺。当一族人迁徙定居在一个地方,人们要根据土地的数量,产出的可能,考虑总的人口数量。为了这个族群的长期繁衍生息,人们自己定下规矩,每家每户不能超过2个或3个孩子,这样保证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平衡。我觉得这也表明侗族、瑶族的发展智慧与理性。
   如果说山地多的特点是贵州发展的一个弱项,那么,贵州另一个重要特点——“湿”,则是贵州的优势。
  湿,首先是降水。中学地理课本讲到中国气候,都会对贵阳和昆明做一个比较,因为这两个城市纬度位置都相近,但气候则相去甚远。昆明在冬季正好位于那条被称之为“昆明准静止锋”的西边,气候干燥。而贵阳在昆明准静止锋的东边,也是在锋面下方,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昆明准静止锋形成期间常常是阴雨绵绵。
   贵州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1300毫米左右。这个数据在全国属于降水多的省份,甚至与拥有江南水乡的苏南、浙北、皖南的降水量差不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贵州的地理与江南水乡一样,那么就降水量一项,贵州就具有了水乡的降水基础了。更何况贵州的蒸发量相对不大。
   湿,对贵州来说,还有气候的湿润。由于贵州境内多数地区年阴天相对多,晴天相对少,所以,贵州的水蒸发量比较低,这就把一个湿润的气候留给了贵州。人类最适宜的空气湿度在40%~70%,高于这个区间人就会感觉潮湿,低于这个区间人就会感觉干燥。贵州的湿度更多的在人的适宜湿度的范围,再加上贵州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温度,所以从气候角度讲,贵州是最适宜人生活的地方。
   贵州的“湿”,更表现在湿地的丰富和多样。贵州在地质地貌上,以高原台地的破碎化著称。这就使贵州的地面,无论是高处还是低洼的坝子,都很难有大面积的分布。所以,在贵州不可能有像黑龙江三江湿地、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那样的大面积的湿地,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贵州湿地却以由诸多小块的湿地组成湿地群的方式存在。这种湿地存在的方式,反而给人多姿多彩的印象。
   在贵州众多的湿地中,有两个湿地值得一提:贵阳附近的红枫湖,贵州西南兴义市的安龙招堤。
  红枫湖是一个水库蓄水形成的水体,许多山头露在水面,红枫湖地区的开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征战云南回师的明军万余人,在明威将军焦琴的统领下,分驻在今猫跳河中游一带,建立威清卫,实行军屯。红枫湖镇中一、中八、右二、右七、后五、后六、刘官堡、陈亮堡、龙井堡等地,都是昔日屯军的驻地。屯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田”之后,经过历代农民的辛勤劳作,把这片荒凉的处女地建成了清镇市的“粮仓”。1958年,这里移民建湖,成为一片水乡泽国。它的水域总面积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达6亿立方米,深达100米左右,为贵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据说,红枫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库大12倍,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 [论文网]
   红枫湖位于清镇市郊,距贵阳33公里,水面东西2公里,南北25公里。湖域四周遍布红枫树,金秋时节,湖水碧绿,枫叶似火,故名“红枫湖”。昔日青溪两岸层叠连绵的万重峰峦,被湖水淹没后,形成了100多个大小各异的岛屿,其形态如浙江的千岛湖。所以把郭沫若先生当年赞美千岛湖风光的诗句“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用在红枫湖,恰当不过。特别是后来在这里建有苗族、侗族、布依族山寨,少数民族风情与湖光山色交融,更增添了这里的诗情画意。我曾两次来过红枫湖,就我的感觉,千岛湖适合泛舟游览,而红枫湖因为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让人能够融入其中。
   安龙招堤在黔西南州安龙县。这里原是一个湖泊,俗称陂塘海子,陂塘海子和绿海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宽阔的水域,过去时常泛滥成灾。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广东番禺人招国遴被委任为安龙镇游击(清朝从三品武职外官官衔)。到任之时,正值雨季,他亲眼目睹了陂塘水患,决心将其根治,造福于民,并自捐俸银2000两,亲率士兵、工匠开山伐石,挖土抬泥。经过1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在陂塘海子两岸狭窄处的金星山旁筑起一道长270米,高、宽约3米的石堤。人们为了感激这位为民造福的官员,把这个石堤称为“招堤”。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兴义府知府张瑛将石堤加高5尺,并在路堤的东侧修建池塘,池内遍植荷花。荷花池面积5.3万平方米,“十里荷花、漫天碧叶”的景观由此形成。招堤历经填湖造田又退田还湖,现在恢复了十里荷塘的景象。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叶桂娥:宁肯累死“牛”,不让车打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