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杂交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杂交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分析

  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山区或半山区有效利用土壤水分供应,提高杂交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中,由于地膜的阻隔,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损失,有助于土壤水分保存,提高水分利用率。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地温,平均地温较露地栽培形式提高3-5℃,为幼苗的安全生长提供了保障。特别是满足了杂交玉米在干旱天及孕穗期内对水分及养分的需求,促进生长。地膜覆盖后,膜内温度较高,抑制了杂草滋生。采用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后,成熟期提早15-20天,且产量明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显提高,一般较露地玉米每亩增产30公斤以上,增收60元以上。
  1拉巴乡自然气候情况
  拉巴乡全乡国土面积323平方公里,海拔在1064-2208米之间,属于山区河谷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低。西北部有剥腊习、大部都梁子、大黑山等高山,海拔在2000米以上;东北部孔明山海拔2208米,为全乡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南倮河、南侣河、南弄河。
  乡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7℃,降雨量为1700毫米,相对湿度65度,年光照时数2506小时,无霜期不少于310天,适宜农业生产、是一个群山连绵、溪河较多的山乡区。
  2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
  2.1精细整地,规格种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地,整地必须要精细。土壤要深翻细碎,土细墒平,彻底清除前作残留物和石块。墒面做成板瓦形为宜,一方面利于地膜紧贴地面,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地膜采光面。开沟理墒要拉线进行,做到沟直墒匀,一般墒面宽70厘米,墒高10厘米。栽培亩株数一般要比露地栽培增加20%—40%,平均为3000—3600株,紧奏形玉米要达到4000株以上,最少收获株数不能低于3000株。
  2.2精选种子,施足底肥。
  本地主要品种有:正大615、会单4号、兴黄单892等。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大大改善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条件,这是玉米增产的外部因素。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增产的内部因素是品种和种子质量。因此选好优良品种是地膜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杂交种比地方种有明显增产优势;晚熟、中熟的杂交种的增幅度又比早熟种大。所以选种一般以发芽率高适宜性强的晚熟品种为宜。田间覆盖地膜后,地温升高,水分充足,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养分分解快,加之全生育期覆膜给中后期追肥带来困难,因此播种必须施足底肥,做到氮、磷、钾三要素齐全。一般亩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 10千克。农家肥以分层施用为好,60%施于塘底,40%盖塘,化肥量最好施于塘底。
  2.3适时播种,保证质量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早播7-15天。当耕层5-10厘米深处温度稳定在8-10℃时就可播种。要在播种前做好整地工作,等雨水湿透地后抢墒播种,以防止过早播种接不上雨水而造成的缺苗或苗弱。播种的每塘种子的数量要均匀,籽粒分散于塘底,不能积堆,更不能播在塘壁。盖土厚度关系到玉米出苗的质量,盖土过厚,苗难出土,盖薄了,胚芽易被灼伤,失去发芽力,造成缺塘。一般盖土厚度以3-4厘米为宜。
  2.4选好地膜,及时盖膜
  以降低成本,高效适用的原则采用横纵拉力强,透明度好不易老化,幅宽90—95厘米,厚度0.005—0.008毫米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无色透明膜。覆膜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先覆膜后播种,主要是为了提高地温,冷凉山区比较适用,干旱地区抢墒、添墒覆膜,适期播种。播种时用扎眼器扎眼播种,播后注意封严播种口;另一种是先播种后覆膜,采用这种方式要连续作业,做床、播种、打药和覆膜一次完成,可抓紧农时,利于保墒。
  2.5加强田间管理
  2.5.1引苗出膜,护膜
  先播种后盖膜的,幼苗出土后,如遇气温高要及时引苗出膜,防止高温烫伤叶片;如遇低温寒潮,膜内湿度较大,可适当延迟引苗,在幼苗第一片展开叶后及时破膜接苗,但最迟不超过4叶期。破膜引苗,宜在晴天下午进行,切忌在晴天中午引苗出膜。先覆膜后打孔播种的,若幼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扶苗出膜和盖孔土结壳的,要及时破膜引苗,防止盘芽闷苗。引苗出膜后均用细土封严膜孔。结合间苗定苗,每穴留单株健壮苗,空穴处两侧可留双苗。如发现缺窝断行,取预留苗及时补栽。覆膜后要防止风吹揭膜和人畜践踏,发现地膜破孔露边或压膜不严,要及时用细泥土盖好膜,压紧盖严。
  2.5.2科学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要施苗肥,重施攻苞肥。拔节前植株长势差的,可增施一次苗肥,用5公斤/亩尿素,在窝间打孔深施。对补栽苗和三类苗应早施偏施速效肥提苗,促进平衡生长。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施用,以氮肥为主,施肥量占总施氮量的50%-60%,一般施尿素15-25公斤/亩或30-45公斤/亩复合肥,在厢面两侧窝间打孔深施,边施边覆土封口,提高肥效。
  2.5.3综合防治病虫鼠害。
  2.5.3.1草害防治。盖膜前用38%阿特拉津250毫升/亩+ 90%禾耐斯(乙草胺)100毫升/亩,或用90%乙草胺100毫升兑水喷洒在潮湿的土壤上进行芽前除草。当杂草长至2-5叶时用4%烟嘧磺隆(玉农乐)50毫升/亩+38%阿特拉津100毫升/亩,或亩用20%克无踪水剂150毫升进行行间定向喷洒。

  2.5.3.2虫害防治。用辛硫磷或特丁磷一公斤拌土250—350公斤撒入播种塘内或犁耙地前撒入土中,撒入塘内的用量为25公斤/亩,撒入地中的用量35公斤/亩。或用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喷于玉米苗周围土面,每亩喷药液50—75公斤。可防治地下害虫。另外亩用50%甲胺磷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2次,每隔3天一次。可以防治玉米螟、粘虫、蚜虫等地上害虫。
  2.5.3.3病害防治。用30%“爱苗”乳油、25%的粉锈宁(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纹枯病、锈病等。
  2.6适时收获,清除残膜
  地膜玉米比露地玉米一般提早10-16天成熟,容易遭受老鼠集中危害,另外玉米成熟时雨季尚未结束,不及时收割,籽粒会发霉。因而地膜玉米地成熟时应适时收割,黄一块收一块。地膜是一种高分子树脂,又软又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腐烂,年年盖膜,残膜将积累在土壤中,不仅给耕、耙、锄带来不便,而且地膜在土壤中形成大小不等的隔离层,破坏了土壤毛细管系统,减弱了土壤的通透性,阻止水分上下运行,既不利抗旱排涝,又阻碍作物根系下扎,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同时残膜被耕牛误食后还会造成中毒,因此,收割后要及时清除残膜。
  3效益分析
  我们通过几年来的推广应用。目前,我乡杂交玉米地膜覆盖种植已达到0.1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根据乡农科部门技术人员测产情况来看,每亩平均产量350公斤,根据当时市场平均价2元/kg,每亩产值700元,纯收入400元,如果以后每年推广应用0.1万亩地膜玉米,每年就地膜杂交玉米一项产值可达70万元,每年可为全乡带来纯收入40万元,比露地种植纯增收20万元。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种植不仅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而且是山区或半山区主要采用的抗旱保收措施之一,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我乡地处山区,山地面积达95%,而且属于卡斯特地貘,土壤中的水分蓄储困难,采用地膜玉米种植的同时,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提高农业抗旱能力。
  4.2 广大农民积肥用肥意识不强,很少施用农家肥,地块长期单一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板结,影响了地膜杂交玉米单产潜力的发挥。除深翻松土外,应广开肥源,增施农家肥,培肥地力,应通过发展养殖业,修建沼气池,引导农民开发沼液、沼渣应用,增加有机肥供应,促进杂交玉米种植增产增收。
  4.3 由于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农民投资加大,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建议政府在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同时,出台一些化肥、农膜等专项补贴资金,稳定促进地膜玉米更好更快发展。
  大面积生产应用实践证明,杂交玉米地膜覆盖是一项适宜我乡栽培的高产实用技术,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适应范围广,能大幅度提高我乡粮食产量,成为我乡饲料加工的主要来源,能够促进和带动畜牧业大力发展,是农业生产上一项有力的增产增收措施,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会泽县高海拔地区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10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
    云阳县小麦—玉米—红苕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单双粒谷秧苗插植对不同生育期杂交水稻组合…
    玉米单交种晋单52田间鉴定和电泳测定纯度分…
    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临时收储价提高
    今年水稻玉米长势总体较好
    对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技术的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