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栽培因素对水稻隔离层育秧秧苗单株带蘖的影响

栽培因素对水稻隔离层育秧秧苗单株带蘖的影响

  苗床施肥和控制播种量是培育水稻旱育壮秧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1-2]。但在生产中常因培肥技术不到位,肥料运筹和播量不合理,出现秧苗不健壮,从而影响旱育秧苗移栽后的生长优势,到目前为止,关于苗床施肥量及播种密度依然说法不一[3-5]。寒地水稻移栽前是否带蘖是培育壮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有关栽培因子对秧苗单株带蘖数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隔离层育秧的影响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试验欲采用四因素的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及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 [6-8],对隔离层育秧下栽培因子对秧苗分蘖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和阐述,为寒地水稻培育壮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曙光水田试验地育苗大棚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27.8 g·kg-1,全氮1.22 g·kg-1,碱解氮113.5 mg·kg-1,速效磷26.3 mg·kg-1,速效钾117.4 mg·kg-1。
  1.2 试验材料
  根据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当前水稻品种类型及栽培面积,选用龙粳21号(穗立形状半直立)和垦稻12号(穗立形状不垂)2个当前水稻主栽或苗头品种。试验其余设备及肥料按照试验要求均在当地购买。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1.3 试验设计
  采用大棚旱育秧主体技术,进行生产中应用较多的隔离层育秧的研究,设4因素试验,分别为播种量(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在整平好的苗床上先铺一层隔离物,如编织袋、无纺布等,在隔离物上再铺不低于2 cm的营养土,然后播种育苗。在插秧前35 d秧龄时期,调查秧苗单株分蘖数。
  为减少试验的处理数,拟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每小区0.5 m2。试验方案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本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将各小区的试验结果,按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输入到dps数据处理系统,逐步剔除0.1显著水平不显著项后,得到栽培因素与秧苗带蘖数的最优回归模型:
  龙粳21最优回归方程:y=0.638-0.072x1+0.052x2+0.036x3+0.025x4,决定系数r2=0.931 3,f值=61.0。
  垦稻12最优回归方程:y=0.62-0.076x1+0.016x2+0.032x3+0.023x4-0.027x22,决定系数r2=0.949 4,f值=63.75。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两个品种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以上,表明所得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决定程度。
  2.2 单因子效应分析
  在-1.682~1.682水平编码范围内,对各栽培因素与秧苗单株带蘖的关系作函数图形。根据图1、图2可以看出,密度和氮肥对秧苗分蘖影响最大,其次为磷肥和钾肥。随着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秧苗单株带蘖数会显著降低;增加氮肥可以使龙粳21分蘖增加,而垦稻12单株带蘖数则会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可见过量的氮肥对垦稻12秧苗带蘖也是不利的;磷肥和钾肥对两个品种的秧苗分蘖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低密度和中高肥力会使隔离层育秧秧苗获得较多的分蘖,也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
  2.3 最佳栽培方案确定
  利用频数分析法对回归模型进行模拟寻优,对龙粳21秧苗单株带蘖数大于0.70的189个方案以及垦稻12秧苗单株带蘖数大于0.7的113个方案进行频数分析,从而获得了最佳栽培方案为龙粳21:播种量258.0~282.8 g·m-2、施氮量86.0~96.8 g·m-2、施磷量82.4~95.9 g·m-2、施钾量55.1~65.3 g·m-2;垦稻12:播种量221.9~239.0 g·m-2、施氮量67.1~80.5 g·m-2、施磷量92.0~107.2 g·m-2、施钾量57.9~70.4 g·m-2。
  3 小结与讨论
  该试验通过回归设计获得了秧苗单株带蘖的最优回归方程,两个回归方程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程度。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密度和氮肥对秧苗分蘖影响最大,其次为磷肥和钾肥。低密度和中高肥力会使隔离层育秧秧苗获得较多的分蘖,也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景启坚等[9]研究认为,播种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高素质秧苗的形成,这与本试验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于育秧方式的不同或者所考查的秧苗指标不同所致。
  同时获得了龙粳21和垦稻12的最佳栽培方案,然而该试验是针对秧苗分蘖的影响研究,在该模式下秧苗其他素质如干质量、根冠比等指标是否也达到较高标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大中农场水稻钵苗机插栽培技术研究
    向日葵机械化铺膜栽培综合效益研究
    会泽县高海拔地区玉米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夏谷子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103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
    水稻新品种通科2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云阳县小麦—玉米—红苕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鄂麦27高产栽培技术
    成武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要点
    浅议水稻直播高产栽培规程
    谈鸡东县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