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毒死蜱在水稻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毒死蜱在水稻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毒死蜱是1965年由美国陶氏益农化学公司开发的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40年来已成为一种最大吨位的有机磷农药,被广泛用于论文联盟http://防治水稻、麦类、甘蔗、玉米、棉花、茶叶、果树、蔬菜、花卉等作物上的害虫。从目前我国农药登记中可以发现,有众多厂家在水稻上登记毒死蜱系列的农药品种,毒死蜱已被认为是取代水稻害虫防治中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磷胺等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最好选择。
  
  1毒死蜱的作用特点
  
  毒死蜱属高效、中毒、广谱类有机磷杀虫剂,具有中等毒性,对人体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在高等动物体内能很快降解为无毒物质。毒死蜱从作用特性上看属神经性毒剂,主要杀虫机制是抑制生物体内神经突触ache的活性,致使大量的ache积聚,中断神经传导,最终导致神经麻痹直至死亡。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及一定的熏蒸作用,在植株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
  
  2毒死蜱在水稻上的登记使用情况
  
  从原药性质上分析并结合农药剂型开发,毒死蜱一般可加工成乳油、水乳剂和可湿性粉剂。目前,国外公司在我国登记的剂型有48%乐斯本乳油、40%毒死蜱乳油。国内厂家大部分登记40%乳油。
  目前,毒死蜱系列药剂已经被广泛用于水稻害虫防治,据不完全统计,毒死蜱及其复配剂登记在水稻上使用的品种超过190个,登记的剂型有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粉剂、颗粒剂、微乳剂、展膜油剂等,其中乳油剂型占绝大多数。防治对象涉及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褐飞虱、稻瘿蚊、稻水象甲等,其中绝大多数登记在水稻螟虫上。由于毒死蜱对稻飞虱也有相当的效果,许多厂家开发了一些复配剂,在防治螟虫的基础上兼治稻飞虱,根据公布的资料,毒死蜱登记用于防治稻飞虱的产品有11个(见表1)。
  
  3毒死蜱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3.1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
  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具有特效,并且起效快,持效期长,一般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或低龄幼虫高峰期喷雾防治。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40%毒死蜱乳油1 125~1 500ml/hm2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喷药,5d后的相对防效可达90%以上,用750ml/hm2亦在80%以上;7d后40%毒死蜱乳油用750ml/hm2、1 125ml/hm2、1 500ml/hm2的效果分别为88.10%、94.60%和96.30%;药效和持效性相当于或略优于对照药剂甲胺磷和杀虫双。在稻纵卷叶螟幼虫2龄高峰期(占50%以上),用毒死蜱750ml/hm2、1 500ml/hm2、2 250 ml/hm2,药后24h,3次重复的平均药效分别为93.37%、97.70%和100%,药后5d的防效分别为89.18%、95.44%和98.93%;而对照药剂甲胺磷1 500ml/hm2药后1d效果为86.86%,药后5d为68.32%,都低于毒死蜱处理。随着推广年数的增加,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也略有下降,但一般认为用40%毒死蜱乳油1 200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杀虫效果可达80%以上,保叶效果在75%以上,可确保防效。
  3.2毒死蜱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
  二化螟、三化螟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水稻从秧苗期至成熟期都可遭受危害。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水稻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防治,一直使用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由于长期单独连续使用,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二化螟、三化螟的发生危害日趋猖獗。治理抗性害虫的关键措施是筛选高效、低毒、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和环境相容性好的新药,替代害虫已具抗药性的药剂。40%毒死蜱乳油对水稻1代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保苗效果,用药量1 800ml/hm2,对1代大龄二化螟防效达88.90%;在大田已经出现危害状的情况下,保苗效果也达到了56.14%~63.16%;若在1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使用,保苗功效更佳。使用40%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488.4ml/hm2、610.5ml/hm2、732.6ml/hm2,施药后第13天,保苗效果分别为80.63%、82.24%、87.08%;施药后26 d,保苗效果分别为83.37%、86.49%、92.36%,防治二化螟的杀虫效果分别为85.21%、94.33%、96.18%,防治三化螟的杀虫效果分别为89.33%、94.50%、97.33%;对照药剂90%杀虫单675g/hm2的13d和26d,后保苗效果分别为80.86%、85.18%,26d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的杀虫效果分别为79.68%、77.15%,不同用量毒死蜱处理区的保苗效果和防治效果与之相当或略高。
  3.3毒死蜱防治稻飞虱
  随着吡虫啉对稻飞虱防治效果的下降,生产上迫切需要开发和创制新的单剂及复配制剂。室内试验结果证实,毒死蜱对稻飞虱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龄若虫高峰期喷药,用48%毒死蜱乳油625ml/hm2,对3代稻飞虱的药后1d、3d、7d、14d校正防效分别为72.91%、75.98%、80.92%和57.10%。而毒死蜱(48%乳油)、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混用,可提高防治稻飞虱的速效性。药后1d调查,用毒死蜱781ml/hm2+噻嗪酮750g/hm2和毒死蜱625 ml/hm2+噻嗪酮600g/hm2,防治效果分别达82.66%和78.13%,均显著高于毒死蜱、噻嗪酮单用处理;药后7d,出现药效高峰;药后14d,防效仍分别达77.63%和76.28%,均显著高于毒死蜱、噻嗪酮单用处理及混用的低剂量处理。试验结果还表明,药后1~14d,用毒死蜱625ml/hm2+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300g/hm2防效也相当出色。
  
  4毒死蜱新剂型及相关复配剂在水稻上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毒死蜱及三唑磷、阿维菌素、吡虫啉、噻嗪酮等药剂在水稻螟虫和飞虱防治中的作用,提高防治效益,目前研制开发了毒死蜱水乳剂、微乳剂等新剂型,并根据农药复配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毒死蜱和其他水稻上防治螟虫和飞虱药剂的配方筛选工作,获得了一批优秀复配制剂,一药多治,省工节本,且对水稻安全,成为替代高毒农药甲胺磷及抗性加剧的杀虫单等制剂的优秀品种。
  4.1毒死蜱水乳剂的研制
  水乳剂是不溶于水的原药液体或原药溶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所得的液体油珠分散在水中的悬浮体。与乳油相比,水乳剂由于不含或只含有少量有毒易燃的芳烃类溶剂,无难闻有毒的气味,对眼晴刺激性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提高了对生产、贮运和使用者的安全性。已有不少试验证明,药效与同剂量相应乳油相当,而对温血动物的毒性大大降低,对植物的毒性比乳油低;与悬浮剂等其他药剂或液肥的可混性好。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研制的30%毒死蜱水乳剂,用制剂1 500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相当于48%乐斯本乳油用1 200ml/hm2的防效。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4.2毒死蜱微乳剂的研制
  毒死蜱原药在水中稳定,可以加工成微乳剂。农药被配制成微乳剂后,较其他类型的农药有许多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好、优良的增溶作用、高的传递效率并能促进向动植物组织内部的渗透等。此外,微乳剂还论文联盟http://具有毒性小、使用安全、方便、药效高等特点。目前已有25%和30%的毒死蜱微乳剂产品面世,在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田间防治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防效。
  4.3毒死蜱复配剂的研制
  复配农药具有一药多治、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特性,可有效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具有毒死蜱成分的复配制剂发展十分迅猛,其中有许多品种在水稻上应用并取得了较好防效。
  30%毒·唑磷乳油系由毒死蜱、三唑磷复配而成的高效、广谱、安全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证明,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良好,增效明显。3种不同比例复配的毒死蜱与三唑磷复配剂,以毒死蜱与三唑磷按1∶2比例复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生物活性最高,并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42.8。30%毒·唑磷乳油在水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2龄为主)防治对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4d考查,在应用675~1 125ml/hm2的范围内,活虫死亡率72.3%~86.5%,显著优于对照20%三唑磷乳油用900ml/hm2和毒死蜱用900 ml/hm2的防治效果。
  40%高渗毒死·畏乳油是以毒死蜱、敌敌畏为有效成分,并辅以高渗助剂等配制成的新型杀虫复合制剂。根据联合毒力测定结果,几种配比的共毒系数均显著大于100,说明毒死蜱与敌敌畏的几种不同配比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毒死蜱与敌敌畏按3∶1复配时共毒系数达155.32为最大。在最佳配比基础上添加高渗剂,共毒系数从155.32提高到168.95。40%高渗毒死畏乳油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经河南省农药检定所大田药效试验,该药剂用300ml/hm2、450 ml/hm2、600ml/hm2,药后5d对稻飞虱防效分别为92.05%、98.80%和99.80%,48%乐斯本乳油(进口)900ml/hm2的防效为99.60%。据湖北武汉用本品防治稻飞虱的试验结果,40%高渗毒死畏乳油用600ml/hm2和900ml/hm2,药后7d防效分别为77.50%和74.80%,对照药剂40%毒死蜱乳油(750 ml/hm2)和40%敌敌畏乳油(900ml/hm2)的防效仅分别为59.00%和68.70%。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混配有显著增效作用,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按1∶149的配方制成的15%阿维·毒乳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很理想。用15%阿维·毒乳油600ml/hm2、750ml/hm2、900ml/hm2,在螟害稳定期对螟害率的控制效果分别为81.08%、93.79%、97.09%,杀虫效果分别为79.29%、95.30%、96.10%。该复配剂在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试验中也取得理想效果。对稻飞虱用600~900ml/hm2,药后3d防效达50.17%~90.51%,药后7d达57.92%~95.37%,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用600~900ml/hm2,其束叶率防效在75.63%~92.95%之间,杀虫效果在70.19%~88.96%之间,其中以900ml/hm2处理区防效最优。
  
  5毒死蜱在水稻表面的渗透及在稻田生境中残留降解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毒死蜱在水稻体内外的消减动态的结果表明,毒死蜱能够通过水稻体表进入到体内,而且渗透能力较强,渗透速率也较快,渗入量以处理后4h达到最高峰,随后几天内虽下降,但含量维持比较稳定而均匀。而稻体外的含量却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迅速降低,说明毒死蜱在植株体外易受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消解,消减中时间约需16h,24h后消解更迅速,残留量均降低到总药量的10%以下,但进入植株后消解较缓慢,这有利于发挥毒死蜱的杀虫作用。在植株体内含量始终保持总量的10%左右,这就是毒死蜱虽然不属于内吸性的杀虫剂,却能有效防治稻瘿蚊和螟虫类等钻蛀性害虫的原因。
  毒死蜱在稻田土壤中半衰期在7~16 d左右。施药40d以后,南方试验地土壤中毒死蜱的消解率在95%以上,半衰期为9.58d和9.93d;北方试验地毒死蜱在土壤中的消解速度较南方半衰期较长。但总的来说,40d后土壤中毒死蜱的消解率接近或大于90%,残留量基本上小于0.005mg/kg。
  毒死蜱在水体中的降解与ph值、水质及温度等环境因素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毒死蜱的降解明显加快;ph值对毒死蜱的影响也较为显著,毒死蜱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性条件下降解加快;水质的差异对毒死蜱的降解影响相对较小。
  
  6稻田使用毒死蜱的安全性
  
  毒死蜱在有效防治稻田害虫的同时,对稻田天敌及其他生物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毒死蜱对稻田天敌具有较高毒力。毒死蜱(40%乳油,1 500ml/hm2)药后2d对蜘蛛的杀伤率为46.1%,对黑肩绿盲蝽的杀伤率达100%。食下毒叶法的结果表明,毒死蜱会对家蚕具有致命的杀伤作用,因此在使用毒死蜱防治水稻害虫时要注意对附近桑园的影响。毒死蜱在帮助人类的同时是否对人类本身健康构成威胁是一个严肃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保署和陶氏益农公司曾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专家们从神经学、行为学、生物学等方面得到的数据证明,正常使用毒死蜱不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毒死蜱在无明显毒性效应或代谢物产生的作用下会对大脑发育或功能产生影响,低剂量可能会引起dna合成和蛋白质特异性抑制,长期或重复给予亚毒性剂量可对细胞、神经轴突产生影响,甚至引起行为改变。基于这些研究结果,2000年6月8日,美国环保局采取了限制毒死蜱的使用范围,并将逐步使用其他农药代替毒死蜱在西红柿、芒果等作物上的应用,在2000年底最终停止在住宅、花园草坪上使用。
  
  7讨论
  
  毒死蜱目前被认为是取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有效替代品种,在水稻生产上已经逐渐推广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成为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及稻飞虱的当家药剂之一。目前针对毒死蜱对水稻害虫的高效使用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使用过程中存在盲目用药问题,而关于毒死蜱在稻田长期使用后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还缺乏关注和研究。同时,毒死蜱对蜘蛛等天敌的高毒性及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细致地探讨,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褐飞虱连续大发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均为历史少见,毒死蜱在稻田使用后是否会像菊酯类药剂一样导致褐飞虱的再生猖獗,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去验证。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没有相关理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