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国志 刘凤山 李云 于冬弟
摘要介绍了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检查,防止难孕牛;科学用药物,促情排卵受胎;抓好情期,适时配种;强化管理,合理饲喂日粮等,以为提高奶牛的受胎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受胎率;措施
提高奶牛受胎率是发挥奶牛生产性能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性措施。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将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有效措施介绍如下。
1注重检查,防治难孕牛
一般产后奶牛发病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检查、治疗,将造成难孕。过去颍州区配种员只抓配种,不抓防治,平时也不注重病牛检查,往往在配种时发现已到后期,此时再请兽医治疗,很难痊愈,受胎率徘徊在75%左右[1]。近几年通过采取配种员兼治难孕牛后,发现产后20~30d的奶牛发病率最高,直肠和阴道检查发现多数疾病是子宫内膜炎、颈管炎、阴道炎、卵巢炎等生殖器官性疾病,尤其是子宫内膜炎发病率最高,占成年奶牛的48%以上,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得当,治愈率达98%以上。
实践证明:对配种1~6次不孕的奶牛用5%葡萄液加入青霉素50万单位和链霉素10万单位后注入子宫内,疗效很好。对卵巢机能不良的乏情奶牛用0.5%新斯的明注射液2ml,注射3次,每次间隔48h,在注射第3次时,同时注射孕马血清1 000单位,可有效地恢复卵巢机能。对卵巢长期机能减退及卵巢囊肿的奶牛,连注6d油质孕酮,每次50 ml,再注孕马血清2 000单位,可使85%的奶牛受胎。对持久黄体奶牛在发情同期第8~12天注射前列腺素25mg,经2~3d后即可发情,效果很好。
2科学用药物,促情排卵受胎
为促使奶牛发情排卵受胎,一是在母牛配种前注射促性腺释放素类似物10μg,经2h后出现促黄体素分泌高峰,可使受胎率提高15%以上[2]。二是在输精后5~7min,给母牛肌内注射催产素40单位,可使其受胎率增加21%,产后受胎间隔缩短10~18d,产后第1、2情期应用,受胎率为81%和78%,精指数为1.2和1.3,效果显著。三是肌内注射维生素(va、ve、vd),用法:在奶牛输精当天和第5天,各肌注1次va 57.5万单位、vd 10万单位、ve 100mg,可使第一情期受胎率增加8%,产后受胎间距和输精指数分别减少14d和0.25;在产犊后第20、25和30天,分别注射va 57.5万单位,可显著提高奶牛受胎率。
3抓好情期,适时配种
抓好奶牛情期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的首要环节。因此,要注重抓好4个方面:一是要注重观察奶牛发情。奶牛产犊20d后,就要观察其发情状况。奶牛发情主要症状有:兴奋不安、少食、哞叫、好动、泌乳下降、两后肢撑开、搭腰、尿频而少、尾根时常抬起或摇;外阴部松驰、肿胀、黏膜充血、潮红;直肠检查卵巢体积增大约2cm,并波动明显,证明卵泡达到成熟接近排卵,这时配种最为适宜[3];二是要抓住准确输精时间。奶牛发情持续时间为1~2d,在发情结束后10~11h左右排卵,因此在奶牛发情后12~18h,即排卵前6~24h内输精受胎率最高。一般早上发情下午配种1次,晚上或次日早晨再复配1次;晚上发情第2天早晨、中午各输精1次。但根据奶牛1d内排卵率统计,22时至次日3时排卵占50%,3~10时占14%,10~15时占16%,15~22时占20%,因此,夜间输精受胎率较高[4];三是要选择优质冷冻精液,主要是选用冻精活力好,即解冻精液在37℃存活8h以上,顶体完整率40%以上,精子活力0.35以上者,受胎率较高;四是要采取科学的输精方法。主要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方法,其优点是受胎率高,奶牛无痛感,操作方便,要防止给已受孕奶牛再输精,以免引起流产;五是要掌握准确输精部位,输精时将输精管的尖端插入宫颈后,再慢慢地向前深入,插入右侧角的基部(距子宫颈内口前方1cm左右),将精液推入。因为右侧卵巢排卵机会较多,约占60%以上,所以选择准确部位输精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4强化管理,合理饲喂日粮
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和饲喂合理日粮,是保证奶牛健康和有效防止营养性不孕的关键措施。奶牛过肥或过瘦,都将导致发情异常和影响生育。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保证饲料多样化,青绿多汁饲料、青贮料、优质干草、精料等要合理配合,保持适宜的日粮标准;二是要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和充足的阳光浴,同时还要注重牛舍、牛体清洁卫生,尤其在接产、配种、分娩、阴道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消毒,可有效提高奶牛受胎率和防止生殖器官感染及乳房炎;三是营养水平高的初情期较营养水平低的早,一般奶牛可在15~17月龄、体重350kg左右即可开始配种。奶牛一般是在12~15岁时即丧失配种能力。
5参考文献
[1] 胡建喜.提高牛冷配受胎率的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2):61-62.
[2] 孟庆贤,于正永,邢启银.提高母牛冻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1992(12):35-37.
[3] 王志刚.本地黄牛冷冻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受胎率影响因素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36-38.
[4] 李瑞华,潘洪华.高产奶牛繁殖问题分析[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9(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