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青元 罗琼仙 王平盛
摘要经2001~2008的研究,通过应用无性系良种,实施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使3.3hm2茶园年平均生产1芽1叶优质鲜叶9 954.9kg/hm2,实现年平均产值48 679.46元/hm2。土壤肥力得到明显增加,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安全性指标达到国家农业部有机茶标准要求,为云南省有机生态茶园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无性系良种;有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品质 随着欧盟等茶叶消费进口国相继出台要求降低茶叶中农残等非关税措施,茶叶外销面临着严峻的“绿色壁垒”的挑战,建设有机茶园,发展有机茶生产已成为世界茶叶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茶树栽培上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是茶园建设、管理技术不合理造成生态失衡所致[1];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是有机茶生产的重要载体和首选基地,也是可持续茶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而是茶叶栽培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实现云南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2]。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指的是根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按照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所建立的能够维持茶园生态平衡,促进茶园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实现茶业优质、高产、高效、无污染,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目的的茶园[3]。通过改变传统纯茶园种植模式,采用良种,结合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模式、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草害发生,有利于茶叶高产、优质、高效和无污染。2005年经云南省内外专家鉴定,这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是茶农发展生态茶园脱贫致富的一项实用新技术,同时作为重点示范推广技术在云南省主产茶区大面积应用,示范推广面积达8 700hm2,综合效益显著。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海拔1 176.3 m,东经100°40′,北纬21°30′,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 088h,年均降雨量1 397mm,全年有霜期32d左右,年雾日128d,日降露水0.2mm,空气相对湿度82%。土壤属花岗岩母质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呈微酸性,ph值5.0~6.0。11月至翌年5月上中旬降雨较少,空气湿度低,土壤蒸发强烈;5月中下旬至10月降雨偏多,暴雨频繁发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干旱、暴雨等是对茶叶生产不利的气候因素。 1.2试验材料 供试茶树品种为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和云南省良种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其中种植云抗10号2.2hm2,佛香1号0.4hm2,佛香2号0.2hm2,佛香3号0.2hm2。 1.3茶园设计 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3.33hm2生荒地上建园。于2001年1~4月完成茶园规划和开垦,开垦面积3hm2,茶园干道970m;在开垦时,清除灌丛、恶草茅根、树头、树根及碎石头,按确定的大行距(1.5~1.8m)进行拉线定标,划出种植带,纵横整齐等距。种植沟的标准为50cm×80cm×80cm(深×底宽×口宽),由下往上开沟,杂草及表土回沟。种植沟经2~3个月的晾晒后,进行修筑梯地和种植沟回填,梯面外高内低,成3~5°的内倾斜,梯地内壁成60~70°的倾斜。15°以下的缓坡按等高线布置茶行,15~25°的山坡开成水平梯级茶园。茶园小区面积0.2~0.4hm2。种植采用3行单株对空排列方式,株距35cm,大行距150~180cm,小行距30cm,种植密度57 075株/hm2。 1.4茶园管理 于每年5月、10月各进行1次中耕锄草管理。10月浅耕锄草,结合茶园铺草,铺草(稻草)厚度为5~8cm,在稻草上再铺1cm厚的细土。茶园中做到勤锄杂草,使茶园基本保持无杂草。茶行内的杂草用手拔除于台面上堆成小堆,距茶根颈10cm内外台面用锄头锄草。茶树平均高23cm进行第1次定剪,剪留15cm;茶树平均高52cm进行第2次定型修剪,在第1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cm剪去次生主枝;茶树平均高60cm进行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剪口的基础上再提高15cm剪去二级次生主枝,茶树基本封行;茶树平均高70cm,用篱剪距地面65cm剪平;茶树平均高80cm以上,用篱剪距地面80cm剪平。2004~2008年的12月各进行1次距地面90cm的篱剪水平修剪。每年12月进行茶园施基肥,施肥于种植沟内侧,采用30cm×30cm均匀沟施,施肥后及时覆土,施优质有机肥(腐熟的牛粪、猪粪)22.5t/hm2,施肥后及时覆土。在茶行中套种樟木210株/hm2,共630株;干道、支道两旁套种杉木为390株/hm2,共1 170株;茶园及道路套种树木为600株/hm2;保留的原生树种山苍子90株/hm2。对茶行中套种樟木、自然生长木姜子树以及在干道、支道两旁套种的杉松均进行合理去侧枝、地脚枝,留主枝及根部培土等管理措施。每年结合茶树修剪对杉木、樟木进行适度修树,保证茶园覆荫率为15%左右。根据茶树病虫害虫口密度和致病级数的调查,主要病害有茶轮斑病、白星病和茶饼病;主要虫害有茶黄蓟马、小绿叶蝉和蚜虫,当茶小绿叶蝉达10头/百叶、有蚜芽梢率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达20头、茶黄蓟马达10头/百芽、茶饼病芽梢罹病率35%、茶白星病叶罹病率6%、茶轮斑病叶罹病率10%时即进行生物防治。由于茶树病害未达到防治指标,因而未使用任何杀菌剂。2003~2008年的5月、10月各喷施1次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及白僵菌1 000倍液防治茶黄蓟马、小绿叶蝉和蚜虫。 1.5观测项目及方法 2001年1月茶园开垦前和2003年10月13日取土样(0~50cm)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2008年3月22日进行了再检测;2003年10月26日制蒸青样茶送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每年的10月进行再检测。产量测定及经济效益按年度统计结果分析,并按实际茶园产出鲜叶计算经济效益。 2结果与分析 2.1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当年抽样调查,茶树成活率为93.9%;茶树2足龄树高为67.3cm,树幅为107.6cm;3足龄平均树幅为123.8cm,达到了全面封行;至2008年底,平均树高为90.6cm,树幅为167.8cm。 2.2对茶园病虫草害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品种茶树茶小绿叶蝉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可知,云抗10号、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4个品种茶小绿叶蝉虫口基数差异较大,分别为6.5、5.0、6.5、4.5头/百叶,据统计分析,以佛香1号为100%,则云抗10号为130%,佛香2号130%,佛香3号为90%;说明4个品种中以佛香3号和佛香1号抗茶小绿叶蝉为最好,佛香2号和云抗10号相当。调查铺草对茶小绿叶蝉和杂草的控制效果,据统计分析,地面覆盖后降低了虫口基数,虫口数比不覆盖少1.9%。通过地面覆盖,有效地抑制了杂草的生长,抑制率为91.67%。通过严格使用生态调控、生物农药及物理防治茶树病虫害,掌握防治时期,减少防治次数,全年茶树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严重病虫害为害。
2.3对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由表1可知,茶园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比开垦前明显增加,说明土壤肥力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2.4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由表2、表3可知,茶叶中2项重金属(铜为9.9mg/kg,铅为0.46mg/kg)指标低于2002年9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茶标准》(铜≤30mg/kg,铅≤2mg/kg);六六六、滴滴涕、优乐得等15项农残均未检出,达到《有机茶标准》要求。每年10月进行再检测均未检出农残,重金属指标达到《有机茶标准》,连续5年获得中国有机茶认证中心的有机颁证,这表明试验茶园的茶叶是安全的。 2.5对茶园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从2002年起茶园经济效益逐年增长,7年平均每年生产1芽1叶优质鲜叶9 954.9kg/hm2,实现产值48 679.46元/hm2。 3结论与讨论 在茶园中种植杉松、樟木、木姜子树等植物,形成立体复合种植模式,结合病虫草害控制技术的运用,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控制茶树病虫害。在旱坡地红壤土上,沿等高线种植云抗10号、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良种,具有 提高茶园整体功能、增强茶园自然调控能力和促进茶园持续丰产优质的作用。多次矮化修剪技术的运用可培养茶树良好树冠,使茶树达到矮、壮、密、茂、宽的最佳树型。在茶园中应用地面覆盖技术,施用腐熟的牛粪、猪粪能增进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总之,应用良种,实施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模式、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措施,是有机生态茶园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和无污染的重要因素[4-6];同时,为云南省良种有机生态茶园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4参考文献 [1] 韩宝瑜.茶园昆虫群落稳定性机制[j].茶叶科学,2000,20(1):1-4. [2] 何青元.有机茶园生态建设[j].生态经济,2003(10):50-51. [3] 田永辉,梁远发,王国华,等.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j].茶叶科学,2001,21(2):170-174. [4] 魏国雄.果茶人工群落的生态效应及经济效益[j].生态学杂志,1994, 13(1):23-25. [5] 郭建雄,龚达元,罗秀珍.有机茶园生态环境建设[j].福建茶叶,2008(4):28-29. [6] 文兆明.有机茶标准化栽培的土壤管理及施肥技术[j].广西农学报,2008(2):42-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