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阐述长丰地区草莓枯萎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整地施肥、灌水覆膜、揭膜旋耕、栽植脱毒苗、实行轮作并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等措施。
关键词: 草莓枯萎病;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综合防治措施;安徽长丰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长丰县草莓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07年已达到4 666.67hm2,预计2008年将突破6 666.67 hm2。随着大棚种植草莓的年限在逐年延长,土传性草莓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在加重。据笔者调查,此病一旦传染侵入草莓就会迅速蔓延,很难根治,一般发生年份该病的发病率为5%~12%,重发年份高达20%~35%;轻病株结果很少,品质差,商品价值低,防治好的可减少产量损失6%~13%,防治差的可减产16%~26%,甚至呈现毁灭成灾的局面。在连年种植的田块发生重,特别是采用本圃培育的草莓苗更易发生。如2006年,在水湖地区草莓基地,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40%以上,几乎到了不能再种植的地步。
1发病症状
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至病株叶片失去光泽,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剖开根冠,可见叶柄、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病原为尖镰孢菌草莓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小型分生孢子肾形或卵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镰刀形,厚坦孢子球形,多数单孢。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坦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菌,成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病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疏导机能而引起萎蔫。最适温度30~32℃,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土温15℃以下不发病,高于22℃病情加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草莓枯萎病是一种可防难治的病害,因此应采用从源头上杜绝病原物的侵染,从栽植的土壤、种苗和传播途径上切断病菌的侵入。
3.1整地施肥
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将前一年栽过草莓的地块拉秧并清理干净,施入7 500kg/hm2麦秸及足够的有机肥,加入750kg/hm2土壤净化剂,将以上物质均匀撒于栽培床面,并用旋耕机旋耕2遍,使麦秸、底肥及土壤净化剂混合均匀,而后建成高25cm、面宽50cm、底宽100cm的高垄。
3.2灌水覆膜
用白地膜将床面覆盖,用竹片支1m拱架扣棚,拱膜可用上年的旧棚膜。向地膜下畦沟内浇水,使畦面有足够的积水。将地膜拱膜封闭后处理15~20d,遇阴雨天适当延长。注意消毒期间只灌1次水,灌水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和膜下的湿度,使高热高湿传播到土壤的各个角落。
3.3揭膜旋耕
揭膜后,用旋耕机旋1遍,整畦起垄种植草莓。由于覆膜灌水产生的高温高湿(棚内温度可达75~80℃,地表65~67℃),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物及草籽、虫卵,所使用的麦秸全部转化为有机质,土壤净化剂变成速效氮。所以使用此法,还有培肥地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3.4栽植脱毒苗
长丰县农技推广中心自2004年采用组培技术繁殖脱毒原种苗,再送到天堂寨山上繁苗;截至到2008年,本中心累计繁殖脱毒试管苗20万株,推广原种苗600万株。有效地从源头上切断了草莓枯萎病病原的传播。
3.5实行轮作并加强田间管理
栽培草莓田要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与水稻田轮作,效果更好。同时广大农户要多施腐熟有机肥,保持田间杂草少,勤施肥,少施肥,勤浇水,湿度适中;当田间发现枯、黄萎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同时要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侵染其他植株。
 
; 3.6药剂防治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或深埋,病穴施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在定植缓苗后,用育苗清150倍液加丰抗素灌根1次。发病初期,采用70%敌克松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灌根,隔7~10d灌1次,连用2~3次。
参考文献
[1] 廖新梅,张百文.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广东农业科学,2007(12):104,113.
[2] 吴宝荣.草莓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06(4):28-29.
[3] 卢代华.草莓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4(9):34.
[4] 王燕.草莓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1(5):38.
[5] 牧野孝宏,李思义.草莓枯萎病的生物防治[j].国外农学:植物保护,1993(1):36.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