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分析50例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临床分析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资料与方法
199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0例,男49例,女1例;年龄为26~85岁,平均55.5岁。职业:工人21例,农民19例,干部8例,教师2例。饮酒多数为当地白酒(38°~53°)为主,每日摄入酒精量100~1000g,平均380g,酒肴多为高脂肪类。饮酒方式2~3次/日,持续饮酒时间8~35年,平均14年。
入选诊断标准按2000年在西安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纤维化诊断标准,且具备以下条件:饮酒时间>10年,日均酒精摄入80g;并排除非酒精性肝硬化、梗阻性黄疸、胆道疾病、肝脏肿瘤及其他类型肝炎等活动性肝损伤患者。
结 果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腹胀40例(80%),右上腹痛19例(38%),乏力36例(72%),纳差34例(68%),呕血、黑便28例(56%),腹泻13例(26%),黄疸39例(78%),发热11例(22%)。常见体征为:肝掌22例(44%),蜘蛛痣24例(48%),肝脏肿大31例(62%),脾脏肿大39例(78%),下肢水肿31例(62%),乳房发育8例(16%)。
实验室检查:按child分级法[1],a级10例(20%),b级35例(30%),c级5例(10%)。
b超或ct:b超显示,肝区前方回声弥漫性增强,后方回声逐渐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脏轻度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ct显示,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腹水。
合并症:肝性脑病19例(38%),上消化道出血28例(56%),胆结石及慢性胆囊炎21例(42%),腹水26例(52%),胸水8例(16%),肝肾综合征12例(24%),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8例(36%),原发性肝癌11例(22%)。
治疗及预后:目前尚无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特效药物。绝对戒酒,休息,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肝功能明显减退或肝性脑病先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抗肝纤维化,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的运用,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动态观察肝功能(alt、ast、ggt、tbil、a/g等)及腹部b超。50例患者中治愈5例(10%),好转40例(80%),无效2例(4%),死亡3例(6%),分别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讨 论
研究表明,乙醇对肝有直接损伤作用,其损伤机理是乙醇进入肝细胞后转变为乙醛,既而转变为不为人体吸收的乙酸,使肝细胞缺氧,产生大量的乙醛活性物质而干扰肝细胞多方面的功能,从而损害肝脏[2]。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约占我国肝硬化7%,其发生与饮酒者的饮酒方式、性别、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有关[3]。酒精性肝硬化,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一般只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或乏力、尿色深等,很易被疏忽。直到出现黄疸、腹水、下肢浮肿、肝脾肿大才来就诊,此时已进入失代偿期,child分类为b、c级。通常肝硬化后期肝脏普遍缩小、肝包膜呈锯齿状改变,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超检查常常提示肝脏增大,这可能与酒精引起肝细胞内脂质沉积、蛋白质滞留、以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有关。其治疗除严格戒酒外,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治疗相同。其预后较其它类型肝硬化好,戒酒后可提高5年生存率。总之,严格禁酒对酒精性肝硬化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也是治疗的基础。加强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等,可逐步减少酒精肝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杜如显.门脉高压症.见:郑芝田.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60.
2 孙艳,吴阳.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4):733-734.
3 刘积良,叶炯贤.41例盲肠癌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7,2(7):109.
作者:户秋生 作者单位:453100河南新乡华新医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