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消痔灵注射法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185例pph术中应用消痔灵注射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肛门失禁、无术后大出血、无黏膜下坏死或脓肿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在pph术中于吻合口上方松弛黏膜区域注射适量消痔灵注射液(1∶1)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 消痔灵注射法;pph术;临床运用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简称pph手术。在国内已得到迅速推广。pph术虽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少的病例在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较重要的并发症,如术中术后吻合口出血、术后吻合口疤痕增生性狭窄,痔核脱垂复发等,直接影响到手术进度及手术疗效。鉴于此,我们现将开展pph术以来185例病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消痔灵注射法在痔pph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7 例,女48 例 ;年龄16~84岁,平均41.1 岁;病史0.5~40年,平均11.7年。按中华医学会2000年制定《痔诊治暂行标准》[1]进行诊断分类分期:本组ⅲ期痔113例,ⅳ期痔72例;伴内痔嵌顿感染34例,伴血栓形成29例。
1.2 器械 采用中国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生产的规格φ32 mm的肛痔吻合器及其组件系列(包括组件、肛管扩张器、肛镜缝扎器、荷包缝合针和带线器)。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入院当天开始半流质饮食,静脉点滴抗生素,当晚10时睡前清洁灌肠1次,次日上午10时禁食并清洁灌肠1次,下午3时送手术室。
1.3.2 麻醉方式 腰麻181例;骶麻3例,其中吻合器收紧时需追加静脉麻1例;1例因腰骶椎畸形予静脉全麻。
1.3.3 手术过程 截石位,常规肛周消毒,铺巾、扩肛,用4把allis钳分别在1,5,7,11点处夹住肛缘皮肤使痔轻度外翻,放入肛管扩张器,并用缝线固定,抽出内芯,目测好齿线与将做荷包线间间距:若是做单荷包,则3点顺时起针,与齿线间的间距设为3~4 cm为宜;若是做成双荷包,则第一荷包同前法起针,与齿线间的间距设为5 cm左右,第二荷包9点起针,与第一荷包间间距控制在1 cm左右;四点牵引法[2] 及“双荷包法(ⅱ)”[3]按文献方法执行;“双荷包法(ⅱ)联合内注射”方法即在双荷包法(ⅱ)的基础上,用适量1∶1消痔灵液在吻合口上方松弛黏膜区域实施黏膜下层注射术。
2 结 果
2.1 止血效果 6例施单荷包法组中1例需缝扎止血;12例施四点牵引法组中 5例需缝扎止血;26例施双荷包法(ⅰ)组中7例需缝扎止血;65例施双荷包法(ⅱ)组中4 例需缝扎止血;76例施双荷包法(ⅱ)联合内注射组中仅有2例需缝扎止血。
2.2 并发症 术后12 h内发现大出血2例,术后第九天大出血者1例,分属双荷包法(ⅱ)组和四点牵引法组中的患者;1例因止血缝扎针数偏多而出现轻度吻合口狭窄。全部病例无吻合口撕裂或黏膜下脓肿形成、坏死等感染情况发生。
3 分 析
在5个组别中需缝扎止血最少的是双荷包法(ⅱ)联合内注射组(2/76),它比双荷包法(ⅱ)组(4/65)还低,说明内注射法(1∶1消痔灵液)在pph术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跟在其它手术中使用内注射法一样安全有效;治疗的机理也是使微小血管硬化而达到止血效果,从而使吻合口减少缝扎止血情况,直接提高了手术进度;同时使松弛黏膜纤维化,协同pph术的“截流”与“减体积”作用,提高了手术疗效。因此,从目前结果分析来看:采用双荷包法(ⅱ)联合内注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了pph术击发切割黏膜后吻合口出血的情况发生,明显提高了手术进度及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 喻德洪,杨新庆,黄莚庭.重新认识提高痔的诊治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2):890.
2 胡丰良.四点牵引法在痔pph术中的应用[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2):97.
3 段文志.国产肛痔吻合器治疗中重度痔65例临床观察[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