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肿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神经系统肿瘤,多发生在骨和软组织等处,极少发生于实质性脏器。我院收治1例胰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6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黄疸,小便呈深茶色,大便呈陶土色,无高热、腹痛。于2006年12月13日收治入院。ct示:钩突部胰腺癌,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b超示:胆总管扩张,壶腹部占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转移,在我院普外科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癌肿大小约3 cm×3 cm×2 cm,质韧,位置较固定,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图1)。病理检查结果: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少,胞界不清;胞核小,呈圆形,染色深,染色质分布均匀;核仁不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弥漫排列呈片状;细胞间有纤维、血管分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cd99阳性、突触素syn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图2~4),嗜铬素、细胞角蛋白、胰岛素等均呈阴性表达。切口两端未检测到肿瘤组织,肠系膜无淋巴结转移。
讨论
pnet是一种处于未分化阶段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原始神经组织的小细胞肿瘤。它可分为外周型和中枢型两类。外周型pnet发生部位广泛,在肾脏、膀胱、子宫、胆囊、腹股沟、淋巴结、胸壁、睾丸、鼻腔及骨组织等均有发生,胰腺起源极为罕见。笔者检索medline和cbmdisc,发现目前文献报道胰腺pnet患者14例,发病年龄6~33岁,平均19岁[1-3]。pnet确诊需靠肿瘤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辅助。光镜下此肿瘤的组织形态特征为: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密集排列成片状或巢状。胞质少,胞界不清;核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深染;染色质细致;核仁多不清楚,核分裂象易见。肿瘤内常有菊形团样结构形成及纤维血管分隔。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对mic2基因蛋白cd99呈强阳性表达,并伴有2种以上神经分化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cga、s-100、leu-7、神经丝蛋白等)阳性[1]。本例肿瘤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支持胰腺pnet的诊断。
pnet恶性程度高,常迅速发生转移。目前对胰腺pnet缺乏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预后不理想,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0%~30%。本例手术切除后未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术后未给予全身化疗,目前正在随访中。
【参考文献】
[1]welsch t, mechtersheimer g, aulmann s, et al. huge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of the pancreas: 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37):6070-6073.
[2]桑新亭,梁乃新,毛一雷,等.胰腺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2):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