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 诊治体会
1 病 例
毛某,男性,45岁,因肛周肿痛1周伴发热入院。入院前曾在院外诊治,拟“肛周脓肿”给予静滴先锋霉素等药物治疗,1 d后,病情加重,体温由38℃上升至39℃以上,且出现大小便困难,急转入我院诊治。入院时查体:神清,痛苦面容,t 39.4℃,p 90次/min,r 19次/min,bp 18.13/9.87 kpa,血常规:wbc32.6×109/l,n0.89。血清总蛋白52 g/l,白蛋白29 g/l,空腹血糖10.2 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专科检查见肛周1~6点(截石位)红肿,范围约25 cm×30 cm,边界不清。阴囊、阴茎红肿,3点皮肤呈紫黑色,表面糜烂,范围约4 cm×5 cm。入院后立即行切开引流,流出黑褐色脓液约250 ml,恶臭难闻,伴气泡溢出。术后3 h,患者病情加重,精神差,病灶范围扩大,会阴部及阴囊、阴茎红肿加重,皮肤暗红,肿胀呈球状。即刻再次行多切口扩创引流术,术中发现左侧坐骨直肠间隙及骨盆直肠间隙筋膜坏死,仅存肌肉、血管及神经,清除大量紫黑色坏死组织,左侧臀部及阴囊、阴茎做多切口引流预防感染扩散;双氧水、甲硝唑冲洗,病理报告回示脂肪结缔组织弥漫性出血及炎细胞浸润,局部坏死形成。术后给予大量的头孢西丁钠、替硝唑、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给予氨基酸等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配合中药治疗。术后换药用双氧水、甲硝唑冲洗伤口并湿敷引流。术后3 d,患者发现有尿液自阴囊部伤口溢出,取分泌物查肌酐524 ummol/l,考虑球部尿道瘘,给予保留导尿。术后2周炎症控制,体温正常,血象正常,血糖正常,局部红肿逐渐消退,创面肉芽新鲜,用紫草油纱换药。保留导尿1个月后拨除尿管,能正常排尿,查尿常规无异常,住院45 d,创面痊愈出院。出院诊断为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随访2个月无异常。
2 体 会
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常继发于会阴部各种感染、手术、创伤等。本病进展快,呈现迅速扩散,需紧急处理。诊断本病应立即行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扩创引流。采用对厌氧菌和需氧菌均有效的多种抗生素联合运用控制感染,维持酸碱平衡,增强免疫,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治疗的关键是:①充分的手术扩创引流,配合有氧治疗。②大量有效的抗生素(包括需氧、厌氧)联合运用。③及时采用中药、西药联合治疗。④术后保持引流通畅。⑤配合支持、增强免疫等治疗,预防病情加剧及器官功能障碍。因本例抢救及时,病情及时得到控制,未出现阴囊、阴茎坏死(如睾丸外露),大面积皮肤坏死,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本例则出现尿道瘘,应激性血糖升高,应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