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患者中的调脂抑炎作用。方法 选择75例老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服用瑞舒伐他汀(5 mg/d),c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d),三组均服药12 w。于治疗前、治疗4 w末、12 w末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测tc,ldlc,tg,hdlc,il6,il10,tnfα。结果 ①三组各项指标治疗前无差异(p>0.05);4 w末,tc,ldlc,tg均降低,hdlc均升高(p<0.01);12 w末,血脂未见变化(p>0.05)。②4 w末,a,b两组tc,ldlc比较无差异(p>0.05),c组tc,ldlc较a、b两组降低(p<0.01)。③4 w末,三组il6、tnfα降低,il10升高(p<0.01);12 w末,炎症因子变化持续(p<0.01)。④除12 w末c组tnfα较b组稍低外,未见到三组炎症因子变化有差异(p>0.05)。结论 ①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有调脂抑炎作用,且抑炎作用是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②瑞舒伐他汀5 mg/d和阿托伐他汀10 mg/d调脂效果类似,瑞舒伐他汀10 mg/d调脂作用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d。③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抑炎作用大致相当。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老年;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
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炎症因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对血脂异常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同类其他药物〔2〕。但该药在老年人群中调脂抑炎的研究资料较少。本研究在老年人群中进行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对比研究,比较不同剂量下两者的疗效,以指导老年人群的调脂抑炎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入选对象 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及门诊治疗的病例,年龄60~80岁,平均(68.55±3.56)岁,整个研究阶段日常饮食均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6)》的膳食要求进行,空腹检测ldlc≥3.37 mmol/l。本研究共入选75人,男61例,女14例。
1.1.2 排除标准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肝肾功能异常,1个月内有严重感染、手术和外伤史。排除就诊时已使用他汀类药物者(不包括曾使用他汀类药物而在就诊时已停药6 w或以上者)。
1.2 服药方法 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5人。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85837004)10 mg/d;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er320)5 mg/d;c组口服瑞舒伐他汀(同上)10 mg/d,均服用12 w。入组的75名患者均未出现漏服现象,依从性良好。
1.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 w末、12 w末采空腹静脉血测量胆固醇(tc)、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c、ldlc、tg、hdlc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il6、il10、tnfα采用elisa方法,应用加拿大yes公司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间采用方差齐性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炎症因子与血脂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方法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三组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吸烟情况,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的比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三组治疗前tc、ldlc、tg、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4 w末tc、ldlc、tg水平下降、hdlc上升有显著差异(p<0.01)。4 w末,b组tc、ldlc水平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tc、ldlc水平较a,b组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而在tg、hdl水平方面,三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在第12周末,血脂进一步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 治疗前,三组il6、il10、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 w末三组il6、 tnfα下降,il10上升有显著差异(p<0.01),第12周末,三组il6、tnfα下降,il10上升仍有显著差异(p<0.01)。12 w末,c组tnfα水平较b组降低(p=0.036)。其余时间未见三组炎症因子变化有差异(p>0.05)。见表3。表1 三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表2 三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n=25,x±s,mmol/l)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a组4 w末比较:2)p<0.01;与b组4 w末比较:3)p<0.01表3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治疗4 w末比较:2)p<0.01;与b组12 w末比较:3)p<0.05
2.4 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治疗前炎症因子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治疗4 w和12 w末,炎症因子变化值与血脂变化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
3 讨 论
资料显示,瑞舒伐他汀10 mg降低ldlc的幅度为45.6%,优于同等剂量阿托伐他汀〔3〕。本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5mg降低ldlc幅度为35.3%,与阿托伐他汀10 mg类似;瑞舒伐他汀10 mg降低ldlc幅度为41%,优于阿托伐他汀10 mg,但降低幅度较上述资料稍低,这可能与本研究人群血脂异常水平处于中低等有关。本研究表明小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使血脂达标,加倍的剂量并未带来双倍的调脂效果。这对临床上指导老年人的调脂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炎症因子在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其中il6、tnfα能够刺激血管内皮,改变内皮的抗黏附和抗凝特性,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促进其退化,刺激内皮素在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合成,引起局部血管平滑肌收缩及促进斑块破裂〔4〕。il10是一种重要的抑炎因子,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等活性,下调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5〕。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脂作用外,还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炎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6,7〕。
本研究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4 w后都能够降低il6、tnfα浓度,升高il10浓度。12 w末,il6、tnfα进一步下降,il10进一步上升,这种效果是在血脂不再变化的时候获得的;治疗后炎症因子变化幅度与血脂变化幅度之间无相关性,这提示他汀类药物有独立于调脂作用以外的抑炎作用。这与当前研究一致〔8,9〕。有资料显示,瑞舒伐他汀抑炎效果较阿托伐他汀更强〔10〕,但本研究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抑炎效果大致相当,强化调脂并未带来强化抑炎效果,这可能与本研究人群病情较稳定,炎症因子水平较低有关。
【参考文献】
1 nissen se.highdose statin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ot just lipid levels〔j〕.jama,2004;292(11):13657.
2 jones ph,davidson mh,stein ea,el al.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ly of rosuvastatin versus atorvastatin simvastatin and pravastatin across doses(stellar tria1)〔j〕.am j cardiol,2003;92(2):15260.
3 瑞舒伐他汀中国注册临床研究协作组.瑞舒伐他汀治疗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20711.
4 sukhija r,fahdi i,garza l,et al.inflammatory markers,angiographic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patient outcome 〔j〕.am j cardiol,2007;99(7):87984.
5 anguera i,mirandarguardiola f,bosch x,et al.elevation of serum levels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interleukin10 and de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j〕.am heart j,2002;144(5):8117.
6 tousoulis d, antoniades c, katsi v,et al.the impact of early administration of lowdose atorvastatin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process,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low cholesterol level〔j〕.int j cardiol,2006;109(1):4852.
7 wenger nk,lewis sj,welty fk,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 aggress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owering in woman with 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treating to new targets(tnt) study〔j〕.heart,2008;94(4):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