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col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良好的复位、可靠的外固定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其治疗的关键。方法:自2000年以来,观察处理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128例。结果: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手法治疗 colles骨折
col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良好的复位,可靠的外固定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其治疗的关键。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12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colles骨折病例128例,男58例,女70例;年龄10~75岁,平均54.3岁;左侧42例,右侧86例;单纯骨折42例,粉碎骨折51例,合并损伤35例;时间为伤后2周内。
治疗方法:骨折断端血肿内麻醉或臂丛麻醉。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80°~90°,前臂掌侧及手掌与地面平行,一助手握紧患肢前臂近端,一助手一手握大鱼际,另一手握小鱼际。对抗牵引,逐渐加大牵引力量,坚持3~5分钟,可纠正骨折断湍的重叠。牵引时避免暴力、蛮力,要缓而有力,持续用力。两助手对抗牵引的同时,术者双拇指在桡侧,双食指在尺侧,双拇指使桡偏的骨折向尺侧用力复位,同时牵引腕部处在尺偏位,纠正侧方移位。术者在纠正侧方移位后,将双拇指移向背侧,双食指在掌侧,拇指推压骨折远端,食指端提骨折近端(先向背侧反折以扩大畸形),然后迅速端提患腕关节至屈腕90°左右,并尺偏。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时的骨擦声,一般可复位。如手感骨折面不平整,可反复2~3次整得,达满意为止。维持适当牵引,保持腕部略旋前及轻度尺偏,于骨折远端桡背侧,近端掌侧分别放置厚3~5mm平垫,用绷带包裹患肢,小夹板固定,要求掌侧、桡侧夹板超过腕关节以保持伸腕尺偏位。固定后嘱患者作握拳活动,握拳时要求认真、有力,使指关节活动,次数可逐渐增加,以促进肿胀消退。1周后同时行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后摆动及肘关节伸屈活动。拆除外固定后即行腕关节伸屈、前臂旋转运动。
colles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体质虚弱,并发症较多,故在采取手法前要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尤其是心脏功能,以防因疼痛刺激诱发意外情况。手法时力争1次成功。整复后应嘱患者观察手感觉、肿胀及活动情况,若肿胀疼痛剧烈、症状持续加重,则应及时复查处理。每周复查x线片1次,如对位不良,可重新复位。夹板固定4~6周后拆除,行腕部功能锻炼。
疗效评定标准:①优:对位对线良好,掌倾角及尺偏角均恢复正常,达到解剖复位,功能及外观完全正常;②良:对位对线可,掌倾角及尺偏角均在正常范围内,腕关节伸屈小于120°,前臂旋转减少20°,不影响日常生活;③可:对位对线尚可,掌倾角及尺偏角在正常范围内,腕关节伸屈小于90°,前臂旋转减少40°,日常生活受到影响;④差:对位对线,仍有成角或侧方移位,需要重新整复,否则将影响外观及功能。
结 果
本组128例,优32例(25%),良90例(70%),可6例(5%),优良率达95%。
讨 论
根据骨折移位的方向特点,采取适宜的手法复位,多数一次复位效果满意,对病人损伤小,安全可靠,复位以卧位为好。复位后采用腕背伸、尺偏位,屈肘100°位固定,肘、腕关节基本是功能位,有利于减轻手部肿胀和预防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夹板外固定灵活、方便,可随时调整位置及松紧度,利于观察末梢血运变化,不影响固定后的手指功能锻炼,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垫,纠正骨折移位。如复位困难或效果不好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参考文献】
1 黄献民,邓木旺.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57例.中国骨伤,2000,13(7):35.
2 景士忠,王景胜.手法治疗colles骨折142例.中国骨伤,2000,13(1):60.
3 谢晓焜,章丰群.牵抖整复伸腕旋后位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中医正骨,2003(1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