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海燕,王利春,张士表
【关键词】 生殖道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中西医结合疗法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因其主要引起阴道、宫颈、输卵管等生殖器感染,与不孕、异位妊娠及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且支原体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新生儿受累,发生新生儿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目前,用于治疗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近年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开发和不合理使用的增多,耐药株越来越多,常导致反复感染。笔者采用抗生素配合中药煎剂口服治疗女性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来源于2004年12月-2008年8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既往有支原体感染史,经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衣原体检测或支原体培养结果为阳性者120例,为已婚或有性生活史者,排除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年龄为17~44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最短20 d,最长4年,其中不孕症史19例,有异位妊娠史者9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规范治疗14 d。观察组同时加用自拟中药(黄芪25 g,党参15 g,当归10 g,枸杞子12 g,紫草15 g,茯苓12 g,白术10 g,夏枯草10 g,柴胡12 g,黄柏15 g,苦参20 g,地肤子10 g,白鲜皮10 g,薏苡仁15 g,牡丹皮10 g,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疗程14 d。停药后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6个月比较复发情况。
1.3 疗效标准
参照《现代中西医妇科学》[1]有关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完全恢复正常,病原体清除;显效:病情明显恢复,但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微生物学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者;好转:病情好转,上述4项中有一项未恢复正常者;无效:治疗后病情未有改善或加重者。
复发标准:经治疗好转,但6个月内再次出现自觉症状,支原体培养再次出现阳性或弱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计数资料表示,结果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2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生殖道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注:2组比较,u=2.107 7,p<0.05
2.2 2组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见表2)表2 2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生殖道炎患者复发率比较注:2组比较,χ2=8.311 7,p<0.01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纳减、恶心、呕吐、胃脘不适等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者25例,对照组有33例,均于停药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目前,治疗此病主要以广谱抗生素为主,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性用药。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下焦,属湿热、热毒之邪外侵下焦,或肝胆郁热,湿热下注,循厥阴肝经络阴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泻肝除湿、健脾利湿等治法。对于反复发作的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宜扶正祛邪、清热利湿,同时兼顾肝、脾、肾。自拟方中黄芪、党参甘温扶正,枸杞子滋肾补肝,共用增强机体抗邪能力;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利湿;紫草甘寒解毒,清润下焦;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清热利湿解毒、渗利下导;当归、牡丹皮养血活血;夏枯草、柴胡舒肝清肝火;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做到扶正祛邪,使邪不久恋。现代研究表明,利湿类中药可以抑制解脲支原体及其他细菌、病毒的生长,并通过活跃网状内皮系统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而间接达到对病原微生物的调节作用。若其与活血化瘀类中药同用,还具有抗炎、镇痛、消肿等作用,使炎症粘连松解及增生的结缔组织软化,促进炎症的吸收消散[2]。
本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同时,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牛建昭.现代中西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93.
[2] 王自彬,陈洪荣,江 超,等.双草饮治疗支原体尿道(宫颈)炎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3(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