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尿潴留45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针灸;尿潴留;临床观察
尿潴留是以排尿困难甚或闭塞不通为主的疾患,多并发尿路感染,重者并发继发返流性肾病,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对尿潴留的治疗无外乎进行导尿,而中医治疗本病却有独到之处。本科自1998年以来,对45例患严重尿潴留的患者以针灸治疗为主,治愈率95.5%,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中,均排除阻塞性原因所致的尿潴留。其中男17例,女28例;产后25例,外伤后1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9例),其他原因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4个月,最短5天。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方法 第一组穴位:腰夹脊穴、八髎穴;第二组穴位: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
2.2 针刺方法 以上两组穴位每日取一组穴位,交替使用。腰夹脊穴和八髎穴采取侧卧位,每次取两侧4~6穴,交换取穴,强刺激;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穴采取平卧位,平刺或斜刺,平补平泄,接g6805电针仪,留针30min,10日为1个疗程。
2.3 艾灸方法 以自制的艾灸盒对下腹部进行大面积艾灸,以腹部潮红为度,每日1次,每次20min。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经过治疗后能自主排尿。无效:经3个疗程以上治疗,无明显好转,必须导尿。
3.2 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在1个疗程之内痊愈的28例,2个疗程内痊愈的11例,3个疗程内痊愈的4例,无效2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25岁,2004年10月15日,在本院妇产科顺产一男婴,重4.5kg,产后出现尿潴留,点滴不下,腹部胀满,胀痛难忍,经腹部按压、热敷等方法均无效果,只好靠导尿维持,7天后转入针灸科,经以上方法治疗1天后,少许尿量排出,经过2天的治疗后,能自主排尿而出院。
5 体会
祖国医学称尿潴留为“癃闭”[1~3],其病位在膀胱,与肺、脾、肾及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有关。多因肾气受损,命门火衰,阳气无以化阴,导致膀胱气化功能无权而发为癃闭。现代医学[4]认为尿潴留多继发于其他疾病之中,或者因为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而致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而出现尿潴留。膀胱的神经为内脏神经所分布,其中交感神经来自第11、12胸节和第1、2腰节,经盆丛随血管分布至膀胱壁,使膀胱平滑肌松弛,尿道内括约肌收缩而储尿。副交感神经为来自脊髓第2~4骶节的盆内脏神经,支配膀胱逼尿肌,抑制尿道括约肌,是与排尿有关的主要神经。在本科治疗的45例患者中,多数继发于其他疾病,根据辨证,均属于虚证,一方面是生产后的产妇,另一方面是腰椎损伤或手术后长时间卧床而致尿潴留,故在治疗尿潴留的患者中,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取腰夹脊穴、八髎穴针刺,以调节神经功能;取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穴位,配合艾灸下腹部以温补下焦,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2例患者因为脊髓完全截断,针灸治疗无效,随访中得知患者由尿潴留而转变为尿失禁。针灸治疗可尽早地解除尿潴留,避免尿潴留所致的并发症,无疑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邱茂良.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2-243.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9-244.
3 单赤军.隔姜重灸治疗遗尿症.中国针灸,2009,29(10):832.
4 刘国隆.生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