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承气汤;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早日恢复可以很好地预防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2003年9月-2008年7月,笔者采用加味大承气汤对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自本院肛肠科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2~65岁,平均53.1岁,行miles术14例,dixon术16例。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5~66岁,平均50.3岁,行miles术10例,dixon术20例。2组患者术前均无严重合并症。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观察方法
术后2组均常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tpn)、应用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处理。
治疗组服用加味大承气汤。基本方药组成:厚朴15 g,大黄(后下)15 g,莱菔子(炒打)15 g,桃仁10 g,芒硝(冲)10 g,枳壳10 g,赤芍10 g,丹参10 g。上方两煎混匀成100 ml,于术后第2日分2次从胃管注入,每次50 ml,1日2次。胃管注入后夹管2 h,直至大便排出。对照组用温0.9%氯化钠溶液100 ml于术后第2日分2次从胃管注入,每次50 ml,1日2次。胃管注入后夹管2 h,直至大便排出。
观察2组患者第1次出现肠鸣音、第1次排气时间及第1次排便时间;观察2组患者有无出现肠梗阻情况。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4 结果
治疗组患者第1次出现肠鸣音及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见表1);治疗组未出现肠梗阻并发症情况,对照组出现肠梗阻并发症患者4例,其中2例再次经腹手术解除梗阻,另外2例给予中药经胃管注入后解除。 表1 2组患者第1次出现肠鸣音及排气、排便时间比较(略)注:2组比较,p<0.05
5 讨论
直肠癌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创伤、水电解质失衡、术后腹腔感染、出血等因素的影响,使胃肠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和消失,而出现腹胀、肠鸣音消失等症状,使术后禁食时间延长。目前普遍认为,腹部手术操作及麻醉等可刺激腹腔神经,使交感性分泌旺盛,胃肠道蠕动的节律、强度和方向均受影响,胃肠正常的推动力被抑制,肠内容物淤滞,由此导致术后肠功能恢复迟缓及肠麻痹的发生,并可能进一步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及诱发各种并发症,如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所以,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具有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作用。
本方以大黄、厚朴为君药,大黄荡涤积滞、活血攻下、荡涤肠胃;厚朴宽肠理气、开郁导滞、消痞除满,既可除有形之食积实满,又可除无形之湿满、气滞。二药合用,共奏荡涤积滞、理气开郁、消痞除满之功。臣以枳实、炒莱菔子助君药增强宽肠理气、开郁导滞、消痞除满之功;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止痛,增强活血攻下之功。综观全方,具有行气消胀、活血止痛、通里攻下、清热解毒之功效,使邪实尽去,并能排除肠道内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