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强化全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是加强医德工程建设的关键。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始终坚持以下三条原则:形势变化,“病人至上”的原则不变;工作重点改变,医德医风建设的重心不变;管理体制改变,“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不变。以各种形式,丰富和延伸医德工程建设的内涵规范制度,强化监督,保证医德工程目标的落实。加强管理,提高素质,促进医德工程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德工程建设内涵。提出医德工程建设的探讨性意见
[关键词] 医德工程建设内涵建设医疗质量
[论文]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及时召开了思想政治上作会议,为医院进一步重视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就医院医德工程建设及其内涵的拓展作如下思考。
1 强化全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是加强医德工程建设的关键
自从提出医院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来,我院用建设有
行动的准则。进行全员性、多层次的医德教育,强化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全方位提高职工素质,增强全体职工对医院的热爱和信心,提高了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新职工主要进行医德基本知识和规范的系统训练,岗前教育不少于一周。对中、青年骨干的教育市要是采取考评的方式,加强实践的锻炼和培养。对老职工重在自查。二是定期举办医德教育讲座,发动老同志现身说法讲传统,讲自己从医体会等,使员工在医德传统中吸取营养,激励自我。三是学习白求恩、赵雪芳等卫生战线的英模及先进人物,树立一批医院的先进典型,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在全院掀起树典型、学标兵、创先进的高潮。
探索医院新的管理机制,抓好内涵建设是医院搞好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我院抓住机遇,外树形象,内重管理,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的同步增长。一是成立医院专家咨询指导小组,推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的管理模式,专家参与医院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对如何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出谋划策;二是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做到“人、财、物,责、权,利”相统一,科室主任不仅享有本科室人、财、物的调配管理权,还必需对本科室的学科建设、学术梯队形成及科室医德医风等负责,充分调动科主任和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住院病人联系、服务制度,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对其联系的住院病人进行全程导诊和服务;经常到病人床前宣传医院,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意见;将病人的需求和意见转告给医务人员及有关部门,满足其需求;将医院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听取病人意见后改进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反馈给病人。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行政后勤工作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2.3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医德工程建设内涵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今年医院投入2000余万元,购买了大量的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使医疗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为满足医院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医院一方面采取全国招聘、专家推荐等方式引进人才,一方面以派员出国学习、人员外出培训、进修等方式培养人才。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医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质控环节,成立综合质量考评小组,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奖惩到位;二是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包括对病情估计不足、忽视查房、病历书写等日常工作,重点加强三级查房、会诊、交接班、危急重症病人报告制度;三是加强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医学理论讲座,组织住院医师参加阶段培训的理论、外语、操作考试等。
3关于医德工程建设的探讨性意见
如今,医患双方的自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保护各自权益和自觉履行各自职责的观念日益强烈,高技术的临床应用引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如利用高技术进行性别鉴定;人工授精、体外授精带来的家庭道德、社会问题;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和卫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等,仅靠道德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法制调节。
因此,要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医疗秩序和医德风尚,还必须通过教育和法制两个途径来实现。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