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妊娠合并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属于高危妊娠范畴。目前国内确定妊娠合并贫血的标准为红细胞计数<3.5×10/l、血红蛋白<100 g/l、血细胞比容<0.30。最近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再生障碍性贫血更少见。
【关键词】 妊娠合并贫血 中医的治疗 缺铁性贫血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5月~2006年12月门诊产前检查发现轻中度贫血孕妇并自愿参加该治疗组的共80人,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患者,孕周28~38周,年龄21~39岁。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识
中医古籍中未见妊娠贫血的记载,但对妊娠血虚的影响则有不少的论述。主要的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亏虚;或脾虚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后,精血暗耗,均可致气血亏虚,脏腑失养而影响胎儿的发育。正如《妇人大全良方》指出胎儿不长的原因是“脏腑虚衰,气血虚赢”。《傅青主女科》曰:“盖脾统血、肺主气,胎非血不荫;脾健则血旺而荫胎……积而成浮肿症,非由脾肺之气血虚而然耶。”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妊娠之数堕胎者……血虚则灌溉不周。”《胎产心法》说:“孕妇有素常虚弱……用力太早,及儿将出,母已无力,令儿停住,产户干涩,产亦艰难。”说明妊娠贫血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妊娠肿胀、妊娠眩晕、胎漏、胎动不安,甚至堕胎、小产及难产。
(1)气血虚弱:素体气血虚弱,或脾虚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暗耗营血,均可使气血不足,胚胎或胎儿失于濡养而影响正常妊娠。
(2)肝肾虚损:先天禀赋不足,或孕后不节房事,损伤肝肾,或大病、久病耗伤精血,均可使精亏血少,胚胎或胎儿失于濡养而影响正常妊娠。
鉴别诊断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之间的鉴别:妊娠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均以实验室检查的标准为主要鉴别点。
(2)妊娠肿胀:单纯的妊娠肿胀以浮肿为主要表现,未见贫血的征象;而本病以贫血征象为主,如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
(3)妊娠合并心脏病:主要为心脏器质性病变的表现,心脏检查有助于诊断。
辨证纲目
妊娠贫血,总以虚症为主。不论气血之虚,或肝肾不足,均可使胚胎或胎儿失于濡养而致异常妊娠。
1.气血虚弱
妊娠期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口淡无味,食少纳呆,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唇甲色淡,面色淡白或萎黄,腹胀便溏,或腹痛,浮肿。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或缓弱。
2.肝肾虚损
妊娠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肢体麻木,爪甲不荣,筋脉挛急,心烦胁痛,或腹痛绵绵。舌质淡红,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审因论治
妊娠贫血主要是虚症,故治疗以补虚为原则,滋精血之源,补气养血,气旺血生,使胎有所载,胎有所养,胚胎或胎儿得以正常发育。气血来源于脏腑,故治疗时注重调理脏腑。
1.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育胎,给予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加减。人参15 g,茯苓25 g,自术15 g,当归15 g,白芍25 g,川芎10 g,熟地25 g,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5枚。
原方治疗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若血虚甚者,重用当归,酌加枸杞、山萸肉养血安胎;兼气滞,加陈皮、苏叶理气行滞;伴肠燥便秘,加玄参、生首乌润肠通便。
2.肝肾虚损
滋肾养肝,养血安胎,方用归肾丸(《景岳全书》)加减。菟丝子20 g,当归15 g,熟地25 g,山药25 g,山茱萸20 g,杜仲15 g,枸杞20 g,茯苓15 g。
原方治疗肾水真阴不足,精衰血少,腰酸脚软,形容憔悴,遗泄阳衰等证。菟丝子、杜仲补益肾气,熟地、枸杞、山茱萸滋肾养肝,茯苓、山药健脾和中,当归养血补血。本方肾阴阳双补,兼顾肝脾,重在益精养血。若肾阴虚甚,加女贞子25 g,早莲草25 g,玄参15 g,滋养肾阴;若阴虚有热,去菟丝子、杜仲,加丹皮15 g,知母15 g生地25 g,滋阴清热。
中成药治疗
补中益气丸
药物组成: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适应证:健脾益气。用于脾气虚弱之妊娠贫血。
服法:每次1丸(蜜丸,每丸6 g),每日2~3次,口服。
归脾丸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黄芪、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适应证:健脾益气,补血养心。用于心脾两虚之妊娠贫血。
服法:每次1丸(9 g),每日3次,口服。
复方皂矾丸
药物组成:皂矾、西洋参、海马、肉桂、大枣、核桃仁。
适应证:滋阴补肾,调理脾胃。用于各型贫血。
服法:每次7~9丸,每g 3次,饭后即服。
阿归养血颗粒
药物组成:当归、阿胶、党参、白芍、甘草、茯苓、黄芪、熟地、川芎。
适应证:滋阴养血。用于血虚之贫血。
服法:每次10 g,每日3次,冲服。
人参养荣丸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白芍、炙黄芪、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
适应证: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病后虚弱之妊娠贫血。
服法:每次1丸(蜜丸,每丸9 g),每日1~2次,口服。
其他疗法
简便方
除多味中药合而成方外,还可以简便方代茶饮,长期服用。
(1)黄芪30 g,阿胶珠15 g,水煎服,多用于气血虚弱者。
(2)党参15 g,炮附子6 g,炙甘草3 g,水煎服,多用于脾肾阳虚者。
(3)生地15 g,熟地15 g,麦冬15 g,沙参15 g,枸杞9 g,水煎服,多用于肝肾阴虚者。
西医治疗方法
1.缺铁性贫血
(1)补充铁剂:给以口服药为主。硫酸亚铁0.3 g,每日3次,同时给予维生素c 0.3 g及10%稀盐酸0.5~2 ml,促进铁的吸收。或给予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肉注射。
(2)输血:当血色素<60 g/l时,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有条件者输浓缩血细胞。
2.巨幼细胞性贫血
(1)补充叶酸:叶酸5 mg,口服,每日3次,或叶酸15 mg每日肌肉注射。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从妊娠3个月即开始服用。
(2)维生素b12 100 mg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续2周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3)血色素<60 g/l时,可少量间断输新鲜血或浓缩血红细胞。
3.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针对妊娠进行治疗
(1)积极治疗性人工流产:再障者病情未愈应避免妊娠,若以妊娠早期可在内科配合下行人工流产术;中晚妊娠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直至足月分娩。
(2)支持疗法: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左侧卧位、间断吸痒;或间断、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3)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蛋白合成激素治疗,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4)积极预防感染:应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广谱抗生素。
参 考 文 献
[1]郭泉清.妇产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50-151.
[2]朱文秀,周振业.贫血基础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3-131.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82.
[4]李克兴.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14.
[5]吴广振.中药学[m].山东:山东科学出版社,1988.2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