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晓红 王丽红 年丽华 刘莉娟
【摘要】 目的 咯血是支气管、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咯血常易引起患者重视而及时就诊。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部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者。咯血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等。目的:讨论肺结核引发的咯血的护理。方法 配合医生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对患者的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咯血是支气管、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咯血常易引起患者重视而及时就诊。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部组织出血经口腔咳出者。根据咯血量的多少,可分为痰中带血,小量、中量、大量咯血。大量咯血可引起窒息,如及时抢救,能挽救患者生命。咯血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等。当肺部结核病变进展,侵蚀邻近血管时则可发生咯血,咯血量因累及的血管大小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而不同,空洞性病变较易发生咯血。此外,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急性肺水肿,以及血液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咯血。
一、护理评估
(一)临床症状评估及观察
1.排除上呼吸道出血 排除鼻出血,后鼻腔、咽部出血,有时在睡眠时不自觉坠入气道而于清晨咳出,此类出血一般量少、色黑。多于清晨发生。
2.咯血量的评估 咯血量的多少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少量间断咯血,不致造成严重后果,但可能是严重疾病或肿瘤的早期信号。一次大量咯血,可因窒息致死。
(1)痰血或血染痰:痰中带血丝或点状血块,但以痰为主,视为“痰血”。血染痰是指痰被血染成红色,以血为主。
(2)小量咯血:一次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100ml以内者。
(3)中量咯血:一次咯血量在1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300ml以内者,反复、多次少量咯血,持续数日。
(4)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在2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600ml以上者。
3.咯血多为鲜红色,含有泡沫或痰液,不易凝固,呈碱性。
4.呼吸、神志等情况变化 咯血时注意患者呼吸次数、深度、节律、有无呼吸困难,两侧呼吸音有无改变。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脉搏、心律、神志等情况变化。
5.伴随身心状况 咯血前患者情绪常不稳定,坐卧不安、胸闷等。一旦咯血,不论咯血多少,患者神情紧张,呼吸、心跳增快;反复咯血者常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恐慌,咯血一时不易制止,促使病情加重。
6.窒息表现 大咯血时患者出现情绪紧张、面色灰暗、胸闷气促、咯血不畅,往往是窒息先兆,应引起警惕。
(二)辅助检查评估
1.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如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血细胞比容检测等,以判断出血量及出血原因。
(2)痰液检查:如痰细菌学、结核菌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等,阳性结果可帮助诊断。
2.x线检查 可提供诊断依据。
3.支气管镜检查 可以观察病变、确定出血部位、清除积血、做活检。
二、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放松情绪。当发现患者咯血时,医护人员应守候在其床旁。向患者解释咯血的有关问题,使之有安全感。大咯血时,患者常欲借助屏气以减少出血,易由此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发生窒息。因此,应向咯血患者说明屏气非但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应尽量将血轻轻咯出,放松身心,配合治疗。
(二)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 病室内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以减少肺部活动度。一般静卧休息能使小量咯血自行停止。大量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患者取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对肺结核患者可防止病灶扩散。
2.饮食护理 大量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温凉的流质饮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多饮水及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
(三)用药护理
1.止血药物的应用与护理 咯血量较大的患者常用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40ml10%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推注,或用10~20u加入250ml 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该药有收缩血管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故冠心病、高血压、妊娠者禁用。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恶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
2.镇静剂的应用及护理 对烦躁不安者常应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5~l0mg肌内注射,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大咯血伴剧烈咳嗽时,常用可待因口服或皮下注射。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四)窒息的预防和抢救配合
1.窒息的预防 咯血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咯血量,定时监测呼吸、血压、脉搏,了解双肺呼吸音的变化等。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劝告患者身心放松,不宜屏气,防止声门痉挛。禁用呼吸抑制剂、镇咳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及呼吸中枢,使血块不能咳出而发生窒息。准备好抢救用品如吸痰器、鼻导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包等。对年老体弱、咳嗽无力、心肺功能不良者应注意有无窒息先兆,若一旦出现应立即用手指套上纱布将咽喉、鼻部血块清除;如效果不明显,可使用张口器将舌牵出,清除积血,或用导管将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吸出;严重者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吸尽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2.窒息的抢救配合 立即置患者于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清除口、鼻腔内血凝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必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气管血块清除后,若患者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给高流量吸氧或按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同时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分析和凝血机制,警惕再窒息的可能。
3.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深浅度及发绀的情况。根据病情给予不同流量氧气吸入,并观察用氧效果。同时了解患者血气指标。
参 考 文 献
[1]王丽梅,张艳平.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95-96.
[2]朱丽,高颖.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