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紧急严重,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死亡率高达10%[1],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要做到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为医生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体会
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过程中,既要快速彻底洗胃,又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既要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又要防止阿托品过量中毒而导致死亡;既要及时建立人工通气,又要防止痰检窒息以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因此,护士要做到“三个及时”,有助于早期诊治,也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成败的关键。
1 及时将毒物清除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1.1 及时洗胃:有机磷农药口服吸收快,服后30min即可出现中毒症状。因此,患者到院后必须立即机械洗胃,洗胃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液量1~2万ml,以洗胃液无农药味,颜色与灌入一致为宜。反复冲洗,随时变换体位,洗胃完毕后,继续保留胃管,每3~4h再洗一次,直至病情好转[2]。笔者认为,有机磷农药的特点是杀虫效率大,作用迅速,人体吸收快,来势猛,病情发展快,因此,及时彻底洗胃是关键。单纯及时洗胃是不够的,要使毒物彻底清除,防止胃内残留的毒物及肠腔流入胃的毒物再吸收中毒,致使病情反复,必须做到既及时又彻底洗胃。
1.2 及时建立人工通气。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睁眼无力,眼球转动受限,吞咽困难,严重者突然感到胸闷、憋气、恐惧、紧张、小汗,继之很快发展到呼吸困难,发生外因性呼吸肌麻痹,即中间综合症。作为护士,应对呼吸衰竭的及时识别并积极建立人工通气,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3]。
2 及时发现和预防并发症
作为临床护士,尤其是急诊科护士,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意识,同时还必须具有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者并发症的能力。
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中间综合症和脑水肿。
2.1 上消化道出血: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常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并成为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据国内文献报道,其病死率高达20%以上[4]。因此,在为病人洗胃操作时要尽可能地轻柔、以减少机械性损伤胃黏膜。口服有机磷农药患者经洗胃或催吐治疗以后,一般要禁食1~2天,应从流质开始过渡到普食。
2.2 中间综合症:中间综合症多发生于中毒后2~4天,可表现为不能抬头,眼球活动受限,肢体有不同程度的软弱无力,呼吸肌麻痹时出现呼吸困难。中间综合症使病人预后极差、死亡率明显增加,所以需密切观察,及时识别并积极建立人工通气,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
2.3 脑水肿:这种情况是最棘手的病情。因为脑水肿时,对抗毒反应差,不易观察真实用药效果。脑水肿表现为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眼底视乳头水肿眼结膜水肿。作为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瞳孔、口鼻分泌物、肌颤、意识状态等方面的改变,除原因治疗外,特别注意脱水剂、激素、肝乐、维生素c的给予和维持呼吸、血压等措施。
3 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来势凶猛,若治疗不及时,用药不当,病情可迅速恶化,治疗延误或药物过量,发生并发症,有时处理起来更加困难。因此,了解病情发展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阿托品过量,先将瞳孔、面色和肺罗音这三个阿托品使用时间长后易变的指标除外,看皮干、口干、血压、脉搏、体温这几个不变因素的指标是否存在,如存在就是阿托品过量。阿托品用量不足,则表现无皮干、口干、无血压、脉搏和体温升高,全血ache活力低于正常。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用感官来考察事物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因此,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当病人的病情因用药和护理有所变化时,药物的反应是护理观察的重点,并发症的产生是观察的主要内容,因此,护士及时向医生提供在护理过程中观察到的准确信息,对成功抢救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学宏 急诊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89
[2] 余敏燕 口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的抢救体会 咸宁学院报 2010;24(4)360
[3] 刘秀玲等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心得 中国医药卫生 2009.10(12)122~123
[4] 李海燕、王智慧等 兰索拉唑治疗急性口服农药中毒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8(34):8402~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