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西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

【关键词】  输卵管异位妊娠 中西医结合疗法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主要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90%~95%)。目前,中西医对本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欠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良好,现将有关心得总结如下。

  1  中西医对异位妊娠机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造成异位妊娠的原因有:①气虚血瘀。各种原因导致气虚,气不推血,形成血瘀,孕卵无力运行,缓慢或停滞,形成异位妊娠;②气滞血瘀。由于愤怒、抑郁、感受寒热湿邪,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不禁房事,造成气行不畅,血脉不行,气血瘀滞,孕卵运行受阻,形成异位妊娠。

  西医认为,造成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有:①慢性输卵管炎。由于慢性炎症造成管腔皱褶粘连、管腔狭窄、管形扭曲及管壁肌肉蠕动减弱,妨碍孕卵通过和顺利输送,造成异位妊娠;②输卵管变形。由于输卵管本身发育异常或子宫内膜异位、盆腔肿瘤压迫及物理性牵引等因素造成输卵管本身或管腔变形,使孕卵正常运行受阻或输送延迟,造成异位妊娠;③受精卵游走等。

  总之,中西医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异位妊娠形成的机理,形成各自不同的治疗思路:西医治疗以消炎和纠正畸形为要,中医治疗则以逐瘀、驱邪、理气、补益气血为根本。

  2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

  一般来讲,由于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压迫、物理牵引损伤、输卵管结扎后再通等造成的异位妊娠及异位妊娠后出现输卵管破裂及盆腔大量积血等症状时宜采用手术治疗。而临床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病情迁延及有宫腔操作史者,输卵管造影或输卵管通畅试验提示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通常可判定为慢性输卵管炎形成异位妊娠;初次怀孕、无宫腔操作史者通常由于输卵管管壁肌肉蠕动减弱或受精卵游走原因造成异位妊娠,此二者则适用于保守治疗。

  3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西医疗法及作用

  3.1  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原则为杀胚、消炎、止血。杀胚选药主要是甲氨喋呤(mtx)和米非司酮。对于消炎,我们通常选择在治疗妇科软组织感染中被称为“金标准”的克林霉素加庆大霉素。止血药选取止血芳酸或止血敏。上述药物联方如下:mtx 50 mg,肌注1次;米非司酮25 mg,口服3 d,2次/d;另用克林霉素1.2 g/d、庆大霉素16~24万u/d、止血芳酸0.4 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 ml静滴。mtx与米非司酮间隔1周重复使用至血β-hcg值<10 miu/ml,无感染症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 d,以防长时间出血引起盆腔感染,止血药多在有腹痛症状时使用。

  通过西医治疗主要达到以下目的:①杀死胚胎滋养细胞,标准为血β-hcg<10 miu/ml;②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盆腔炎;③控制慢性输卵管炎进一步发展。

  3.2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原则为逐瘀、除邪、扶正,治疗分为3个阶段。①逐瘀消肿,即杀胚消包块。处方如下:赤芍、丹参、苍白术各12 g,桃仁9 g,天花粉、薏苡仁各30 g,金银花炭、茜草炭各20 g,蜈蚣2 g等,并随症加减。该方可与西药联用。β-hcg值降至正常前使用。②除寒湿、湿热之邪佐以理气补阴。对湿热之邪造成的气滞血瘀,以止带方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猪苓、泽泻、牡丹皮、赤芍各15 g,牛膝、茵陈、黄柏、栀子、桃仁、当归、生地黄各12 g,红花、川芎各10 g。对寒湿之邪造成的气滞血瘀,以少腹逐瘀汤加减:丹参15 g,蒲黄、延胡索各12 g,小茴香、没药、川芎、赤芍、五灵脂、香附各10 g,甘草、肉桂、干姜各6 g。方中酌加理气补阴之品以促进气血通行、包块吸收。以上方药寒湿、湿热之邪祛除即止。③养血补气,恢复正气。处方为八珍汤加减:白芍20 g,当归、熟地黄、白术、茯苓各15 g,川芎、党参各10 g,甘草6 g。

  中医治疗达到以下目的:①第一阶段协助西医杀胚;②第二、三阶段根据不同病因选方用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并为正常受孕奠定基础。对尚未生育的妇女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输卵管结构与功能,以利下次正常受孕,因此,胚胎杀死后残留包块的消除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重点,临床上除采取上述治疗方法外,当患者血β-hcg值<10 miu/ml时,可采取一些消除坚实包块的辅助方法。①灌肠法:赤芍、黄柏各20 g,三棱、莪术、牛膝各15 g,皂角刺、败酱草、紫花地丁各30 g,穿山甲10 g。水煎,取汁装入500 ml瓶中备用。将药液加温到37~40 ℃。治疗时患者排空大小便,用一次性肛管插入肛门6~7 cm,缓慢注入药液50~100 ml,每日1次保留灌肠,10 d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②大青盐热敷法:取大青盐适量炒热,敷于患侧,非经期使用。③理疗:通过超声波、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手段促进血液循环,以利包块软化吸收。

  4  小结

  单纯西药治疗异位妊娠只能达到杀胚与控制炎症的效果,且易使孕卵形成包块;另外,由于异位妊娠的病因尚未根除,加之形成了新的孕卵包块,造成异位妊娠的复发率较高。单纯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由于不能迅速杀死胚胎,容易造成输卵管破裂出血,增加保守治疗的难度。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既综合了中西医各自所长,又能很好地克服彼此的缺点。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耳廓烧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似性比较探究
    模拟病人在《西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拟中药清胃解毒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智齿冠
    浅谈西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索
    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综合评估考核模式研
    髋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心得
    脑卒中中西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