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药物治疗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组由多种病因造成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到数天)迅速减退,导致机体氮质分解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重要特征之一是肾小球滤过率急剧降低,如以内生肌酐清除率表示,一般在短时期内降低至正常值的50%以下;若急性肾衰竭是发生在原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则肾小球滤过功能较原有水平又降低15%以上。
急性肾衰竭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和预防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的平衡,保护病人度过危险期。
1.纠正可逆病因 如由挤压综合征所致要彻底清创;由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所致应争取手术治疗;由感染所致者应积极控制感染等。对于休克、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应进行积极治疗。
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每日液体入量为前一日的液体排出量(包括尿量、大便、呕吐、引流液及创面渗出液量)再加500ml,发热的病人体温每升高1℃,应增加入水量2ml/kg,最好测定中心静脉压以估计输液量。测定体重也可判断液体的平衡情况,成人每日体重应减少0.25~0.5kg为宜,体重不变或有增加往往提示水过多。明显水过多时应行透析治疗。
高钾血症是少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血钾应控制在6mmol/l以下。少尿期应注意严格限制富含钾盐的药物或食物摄入,避免输入库存2周以上的血液。彻底清创,避免感染,供给足够的热卡,以避免大量蛋白质的分解,当血钾>6.5 mmol/l或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等高血钾图形时应进行透析治疗。
药物治疗可采用:①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岛素12u静脉滴注,可促进糖原合成使钾进入细胞内,此作用可持续4~6h;②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可拮抗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③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每克阳性树脂可交换0.8~1.0 mmo[的钾,根据血钾水平每日口服20~60g阳性树脂可有效地降低血钾。钠型树脂的钠进入体内可导致钠、水潴留,对少尿的病人不利,可改用钙型树脂。
代谢性酸中毒是急性肾衰竭病人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当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ol/l,尤其合并高钾血症时,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治疗,一般按5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4.5mmol/l计算病人的需要量。纠正酸中毒同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以防止低钙性抽搐。纠正酸中毒也是纠正高钾血症的有效措施之一,血液ph每升高0.1,血钾下降0.6mmol/l。
透析治疗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最有效、最迅速的治疗措施,有条件应及早进行。
3.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可维持机体的营养平衡和正常代谢,有利于损伤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提高存活率。
4.抗感染治疗 感染是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或合并症。根据感染菌株合理选用抗生素,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强的药物。
5.出血和贫血的治疗 严重创伤、内毒素蓄积等可发生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出血时可选用:①西咪替丁400~800mg,分2~4次静脉滴注;②洛赛克40mg静脉或肌内注射,1/(6~8)h;③立止血1 000~2 000u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6h后重复用药1 000u至出血停止;④凝血酶1 000u加盐水20ml口服;⑤冰盐水洗胃(冰生理盐水100~2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5~10mg,胃内灌注保留30分钟)连续4~6次。结合输血及其他止血药出血仍不止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急性肾衰竭病人贫血症状一般较轻,通过输血可使贫血暂时改善,必要时可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6.心力衰竭 与一般心力衰竭处理措施基本相同。但急性肾衰竭病人对利尿药反应差,洋地黄类疗效也差,且易发生中毒。药物治疗以扩血管为主,容量负荷过重的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7.透析疗法 这是抢救急性肾衰竭最有效的措施,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等。
8.多尿的治疗 多尿开始时,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尚未恢复,常可发生脱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及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应根据病人血生化的测定结果给予及时补充。多尿的早期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仍持续增高,故仍需透析治疗。血尿素氮、血肌酐逐渐降低至接近正常范围时,逐渐降低透析频度至停透,此时饮食中的蛋白质逐渐增加,以利于受损的肾细胞修复与再生。
9.恢复期的治疗 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少数病人或原有肾病变及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难以完全恢复,可能遗留永久性肾损伤,此时按慢性肾功能不全处理。
参 考 文 献
[1]杨立明.孟敏.王桂英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