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 多发病。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率较高,术后复发率高达10%~15%[1],复发原因众多,缝合有张力和组织结构破坏是手术失败的基本原因。近年来其修补术式不断发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修补方式。1986年lichtenstein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概念,并应用于临床[2],现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流。随着现代解剖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材料科学的进展,如早期的聚酯补片和涤纶补片,目前广泛使用的聚丙烯补片和聚四氟乙烯补片,正是由于这些现代人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才发展为当今的无张力修补术。我院自2005年3月~2009年9月期间,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6例,均采用填充式网塞修补及平片修补,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病人,男性48例,女性8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岁。单侧腹股沟斜疝39例,单侧腹股沟直疝11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例,复发疝2例。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8例,慢性支气管炎者3例,前列腺增生者3例。手术分型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8月提出的腹股沟疝分型:1型0例,ⅱ型46例,ⅲ型6例,ⅳ型4例。
1.2 修补材料
一套锥型疝环充填物和成型网状补片。材料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不可吸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和组织相容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
1.3 手术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选择平行腹股沟的常规疝切口约4cm,疝囊高位游离至颈部,在游离精索。如疝囊较小不切开,斜疝者将疝囊直接推入内环口,直疝侧推入直疝三角;如疝囊过大则行疝囊横断结扎。但不高位结扎,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然后推入内环口,将填充物充填至疝环内,与腹横筋膜或周围组织缝合固定。再将成型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并与周围组织固定,最后缝合外层组织至皮肤。
2 结果
手术时间,单例原发性疝平均38分钟,最短27分钟,双侧原发性疝平均1小时18分钟,术后伤口常规压沙袋4-6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术后伤口疼痛明显轻于张力疝修补,少数耐受性差着应用填补剂。术后体温均在38℃以下,3周后均恢复日常活动。无切口感染。
随访1-24个月,无复发。
3 讨论
3.1 腹外疝尤其是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基层医院也逐渐开展及普及。由于手术中应用了人工合成材料,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从而节省了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相对较少。而且这项技术较容易掌握,它的理论依据在治疗上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无张力特点。由于此项技术应用了疝囊高位分离后还纳入腹腔,然后进行充填和后壁的双重加固方式,所以修补是更加牢靠,复发率低(<1%)[3]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其优势明显:
3.1.1 符合人体生理,在无张力的状态下完成腹横筋膜的修补,当填充物受到腹腔压力时使压力迅速扩散到各个方向,起着缓冲作用,减少了复发率。
3.1.2加强缝合,无论是充填式或平片式修补术都应对疝环充填物和整张平片用不吸收缝线在周边进行间断或连续缝合[4];
3.1.3 操作简单,无需高位结扎,避免了分离过多组织,减少了损伤神经血管的可能性,且并发症少。
3.1.4 手术时间短,创口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短,且单丝聚丙烯编织的补片,其孔径均大于10μm,嗜中性粒细胞可自由出入,不易隐藏直径约1μm的细菌,使其有很好的抗感染能力,减少了术后感染的机会。
3.1.5 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没有传统手术后的局部牵拉疼痛感,术后6h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因此,对于中度腹压增高及腹股沟后壁更加薄弱的病人,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和高龄病人亦可采用这种手术方法。
3.2 本组56例病人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不作广泛分离,损伤小,较传统手术时间短,术后基本不痛,下床早,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特别是术后自主能力迅速恢复,尤其对于老年病人和伴有其他并发症者,此术式为最佳选择。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它较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式优势明显,值得我们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进根,王建平,陈跃宇,等.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新医学,2005,6(1):49-50
[2]lichtenstein il, shulman ag. ambulatory outpatient hernia surgeryincludingan ewconcept introducingtension-freerepair. intsurg,1986,71(1):1~4.
[3]amid pk,shulmanag ,lichtenstein il. the lichtenstein open“tension-free”mesh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s.surgtoday, 1995, 25:619~625.
[4]唐健雄.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