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家富 李天资 梁 烨 潘兴寿 黄照河
【摘要】 本文通过探讨瑶族高血压(ph)的患病特点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得出结论:瑶族居民ph和ms患病率较当地生活的汉族居民低,其伴发慢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较低,但对ph知晓率、治疗率还比较低。
【关键词】 瑶族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高血压(ph)和代谢综合征(ms)都是最常见的慢性血管性疾病。为了解瑶族居民ph患病率、患病特点及其与 ms的关系,我们于2009年2月至12月对瑶族20岁以上居民的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c)和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在广西百色市居住5年以上年龄在20周岁以上的居民3351例,其中瑶族1283例,男性794例,女性489例,年龄20—81岁。汉族2068例,男性1334例,女性734例,年龄20—83岁。
1.2调查方法 调查年龄、性别、职业、检测其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bc)和血脂。参加调查者均为调查前接受检测技术培训的医师、护士或实习医生;受检者先测身高、体重,后测量血压。血压测量按推荐的标准方法进行,用汞柱血压计取坐位测量,受检者在测量前30min内应该避免饮用咖啡、茶和酒,不吸烟和剧烈运动,至少休息5min后才能行血压测量,每例测3次,每次间隔最少120s,取其平均值为受检者血压,受检者禁食10h以上,早晨7:00~9:00采取坐位肘静脉血5ml,以3000r/分离心10min后,取血浆置-30℃冻存备查。用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7600-020ise全自动生化仪氧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c)。
1.3诊断标准 ph定义:平均收缩压≥140mmhg(1mmhg= 0.133kpa)或平均舒张压≥90mmhg或已确诊为ph。ms定义:符合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①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2);②糖尿病(dm)或糖耐量异常(igr):空腹血糖(fbc)≥110mg/dl(6.1mmol/l)或糖负荷后血浆糖≥140mg/dl(7.8mmol/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③ph:同ph的定义;④血脂紊乱:tg≥150mg/dl(1.70mmol/l);或男性hdlc<35mg/dl(0.9mmol/l),女性hdlc<39mg/dl(1.0mmol/l)。ms组分异常定义:肥胖:体质指数≥25.0kg/m2;tc≥240mg/dl;tg≥150mg/dl;ldlc≥160mg/dl;fbc≥110mg/dl。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民族患病率特点 ①ph患病率:瑶族ph患病率低于汉族(p<0.01)。瑶族男性ph患病率与同族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性ph患病率均高于同族女性(p<0.01)。②ms患病率:瑶族ms患病率低于汉族(p<0.05)。瑶族男性ms患病率同族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性ms患病率高于同族女性(p<0.01)。
2.2不同性别瑶族ms各相关组分异常率与汉族比较 与汉族居民比较,苗族居民的肥胖、tc、tg、ldlc和fbc异常率低(p<0.01或p<0.05),与本族女性比较,瑶族男性居民的tc、tg、ldlc和fbc异常率高(p<0.01或p<0.05),汉族男性居民的肥胖、tc、tg和ldlc异常率高(p<0.01)。
2.3 瑶族ph患者对ph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瑶族ph患者对ph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均较汉族者低(p<0.01),瑶族ph患者控制率与汉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h和 ms都是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是常见的慢性血管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主要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组资料显示,广西百色市瑶族ph患病率15.06%,汉族患病率24.3%,提示ph和ms已经成为本市居民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些结果提示我们亟需制定面向本市的监测、预防和治疗ph和ms的卫生策略,努力降低本市居民的ph和ms的患病率,达到降低本市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之目的。百色市ph和ms患病率的特点是:瑶族ph和ms患病率低于汉族,这些结果表明,虽然瑶族居民与汉族均同时居住在百色市,环境因素、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差不大,但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对ph和ms患病率影响很大。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色市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由于摄入的营养和体能运动之间失衡等,呈现ph和ms患病率高的趋势,同时也说明,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的普及在基层已经显得非常突出,百色市居民的健康意识也正在逐渐增强。近几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利用“全国高血压日”在百色市开展以传播ph防治知识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经常性地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为肥胖和血糖受损者建议限制精制食物的摄入量,提高运动量;为血脂异常者建议限制动物内脏和动物脂肪的摄入量,进行降血脂治疗;为ph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防治宣教,实施35岁以上居民首诊必测血压制度,30岁以上居民每年测量血压和血糖血脂1次等活动,对普及当地人群预防ph和心血管疾病知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百色市居民对ph和ms的防治知识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群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虽然本市瑶族居民的肥胖、血糖、血脂的异常率较低,但其对ph的知晓率、治疗率仍然属于较低水平,一旦其膳食结构西方化,体能锻炼减少,其ph和ms的患病率将会呈快速增长;同时本市汉族人的肥胖、血糖、血脂的异常率仍然属于较高水平,提示ph和ms的防治知识在这些人群当中的普及率还不高,是预防和控制ph和ms的薄弱环节。我们认为,应当制定预防和控制ph和ms的配套管理制度,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ph和ms防治网络机构,加大力度普及本市人群对ph和ms的防治知识,社区医生定期检查辖区人群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对ph和ms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控制ph和ms的危险因素很有必要。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ph和ms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采取“高危人群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在一般人群中预防ph和ms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和ms组分的异常率,提高对ph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人群中普及ph和ms的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应成为控制ph和ms的基本措施。
参 考 文 献
[1]张莉娜,陈健尔,张涛,崔军.高血压流行特征与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01).
[2]任艳军,李秀央,张扬,陈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浙江预防医学,2006,(1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资助项目,合同编号:桂教科研200911lx333
*基金项目:百色市科技厅资助项目,合同编号:百科计09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