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测定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和β2—mg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尤其是微量白蛋白更加显著,
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 β2-mg糖尿病肾病 评价
微量白蛋白尿(alb)与β2-mg都为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dn的防治关键之一是早期发现。本文收集了ii型糖尿病病患者50例,对其尿alb和β2-mg含量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基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检测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临床诊断ii型糖尿病(niddm)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0±10岁,均为我院内分泌门诊及住院患者,无其它急、慢性疾病,对照组选自健康体检者,男女例数,年龄与niddm组相同。
1.2
检测方法
1.2.1
试剂:上海长征公司澳大利亚trace微量白蛋白和β2-mg试剂盒。
1.2.2
方法 尿alb和β2-mg检测均取晨尿,方法按各种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免疫比浊法上机,按三次曲线方程计算,有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仪器用日本的日立实验仪器公司的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 检测结果
2.1
检测结果列于表1,本组资料表明niddm患者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升高幅度以尿alb最高,是正常组的9倍,尿口β2-mg是正常组的5倍。
2.2
对50例niddm组患者检测结果分析:尿alb与β2-mg均升高者为24例占48%,尿hlb升高者而β2-mg正常的为16例占32%,尿alb正常而β2-mg升高者为3例占6%,两者均正常者为7例占14%。
尿alb升高者为40例占80%,β2-mg升高者为27例占54%。结果表明尿alb测定在早期发现niddm肾病比β2-mg更具优越性。
讨论
微量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这种微量的变化。白蛋白(albumin)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 kd,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正常情况下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到体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 nm。albumin半径为3.6 nm,正常状态下albumin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albumin的排出。尿微量白蛋白(ma)是指尿液中白蛋白一直处于20 mg/min~200 mg/min的持续排泄浓度,或者晨尿的白蛋白量位于20 mg/l~200 mg/l之间。当肾脏受到损害时,尿ma排出会增加。我们认为尿ma排出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异常相关。
糖尿病-肾病的演变过程分为三期,早期以肾脏肥大,肾小球系膜区的扩张和肾小球高滤过及出现微量白蛋白尿(20~200kg/min)伴有血压从基础水平的升高为特征;中期即有大量持续性蛋白尿(>200ug/min)和高血压;末期为严重的肾脏病变。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期为dn的早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逆转肾脏病变的发展,防止演变为终末期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alb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键。由于一般临床常规检查不能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存在,故应把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参 考 文 献
[1]朱新兴,王永文,郑红英,等.肾小管损害各种早期诊断指标的评价[j] .检验医学,2005,20(3):271-273.
[2]王蕾,庄亦晖,高峰,等.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04,19(2):89-91.
[3]彭赛蛟,闻树群. 糖耐量减低者尿中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微量白蛋白的变化[j].检验医学,2004,19(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