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方法 通过书面教育、问答教育、集中教育等形式,把医疗护理工作结合起来。 结果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服药、出院后复诊有显著改善。 结论 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常缓慢起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约占我国的50%左右,慢性精神病院病人的60%左[1]。因此,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下面我对我所在科室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8月,在我所在的科室确诊的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根据ccmd-3确定的诊断标准[2]。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6-60岁。文化程度:文盲10例,小学15例,初中28例,高中和中专40例,大学27例。
2 方法
2.1 书面教育 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患者发放与疾病有关的小册子或向患者推荐有关疾病知识的书籍、黑板报、宣传栏、图画等。
2.2 集中教育 利用公休座谈会、讲座、讨论等方式进行系统的教育,时间大约1~2小时,对一些普遍性的知识和健康问题采取集中教育指导。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解除因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消除自卑情绪,树立坚强意志。
2.3 问答教育 对患者提出的疑点耐心解答,并通过提问了解患者掌握的程度。
2.4 随机沟通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有效的健康教育的前提。利用扫床、发药采取边护理边沟通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3 健康教育与实施
3.1 入院宣教 患者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且通常处于急性期,缺乏自知力和自控能力,主要是入院宣教。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程度制定宣教计划,并有责任护士将住院环境、主治医生、安全制度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介绍给患者,为患者做入院评估。
3.2 基础教育 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如何预防,药物治疗和药物副反应等,让患者知道精神分裂症不可怕是可以治疗的。
3.3 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或停药。对服药出现的副作用及时对症处理。
3.4 生活要有规律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达8-10小时。
3.5 积极开展工娱活动 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和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丰富患者的生活情趣,改善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摆脱病态思维的制约,使病人心理上得到满足,化消极为积极的因素,利于疾病康复。
3.6 加强心理护理 护士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灵活的心理护理措施[3]。接触患者是从尊重、信任、同情、关心、理解的心情出发,了解她们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她们的合理需求,如不能满足向患者讲解清楚,耐心说服劝导,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就是她们的亲人。引导患者面对现实,正确对待自己,鼓励患者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依靠科学战胜疾病。
3.7 出院指导 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向患者介绍精神卫生知识及一般精神疾病常识,建立良好的心理屏障[4].。精神病患者出院后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这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家属一定要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防止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导致复发,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随时观察病情,定期复查,引导患者接受适当的社会刺激,对于预防复发有很大作用。
4 结果
110例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对健康的自我认识提高,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杨海波 常见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 第一版,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170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3] 高树和 临床应用精神病学 哈尔滨:黑龙江技术出版社,2008.504
[4] 聂莹,等. 出院指导对精神分类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9,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