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7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前者仅用硫酸镁常规解痉降压,后者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口服多维钙咀嚼片(迪巧)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 观察两组母婴结局. 平均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和血清钙水平的改变,以及凝血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胎心异常率依次为7.69%和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 前实验组平均动脉血压为(126.2±15.6) mmhg (1 mmhg=0.133 kpa), 24 h尿蛋白为(3.85±0.47) g和血清钙为(1.83±0.41) mmol/l,治疗后依次为(102.5±16.8) mmhg, (1.56±0.63) g和(2.44±0.35) 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实验组治疗前pt, fbg, tat和ddimer检测值依次为(10.92±0.55) s, (5.8±1.3) g/l, (24.5±4.3) mg/l和(1.55±0.46) mg/l,治疗后依次为(11.26±0.82) s, (4.2±0.6) g/l, (9.56±3.7) mg/l和(0.72±0.22) 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结论: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平均动脉血压,改善患者孕妇凝血功能和血栓前状态,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 钙剂;阿司匹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
0引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原因, 目前 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1]. 传统采用硫酸镁治疗本病,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慌等副反应,从而不能坚持用药[2]. 我们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加用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501/200703我院住院治疗孕妇78例,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子痫前期诊断标准,均无肾病及心脏病史,肝功能正常.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年龄(27.2±1.5)岁,孕周(33.4±1.6) wk,对照组年龄(27.6±1.2)岁,孕周(34.2±1.6) wk,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分布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每日以40 g/l硫酸镁20 g静脉滴注,滴速1~1.5 g/h,并轻度子痫前期给柳安苄心定50 mg/次,口服3次/d;重度子痫前期给柳安苄心定100 mg/次,口服3次/d.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迪巧片2 g/d,分3次口服,小剂量肠溶肠溶阿司匹林50 mg/d,晨起一次口服,终止妊娠前1 d停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测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 血清钙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终点法测定;血浆pt,aptt,fbg测定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原装试剂,tat和ddimer测定用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同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的母婴结局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2434±385) g和(2650±487) g,差异无显著性(p>0.05). 实验组胎心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但两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羊水ⅱ°~ⅲ°混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妊娠期高血压治疗的母婴结局
2.2平均动脉血压(map)和24 h尿蛋白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血压均下降,实验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血清钙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3凝血及血栓前状态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t值升高,fbg,tat和ddimer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与治疗前相比较,对照组经硫酸镁治疗后,fbg,tat和ddimer水平下降,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0.05).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发现实验组fbg,tat和ddimer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表2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map和尿蛋白变化表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由于患者全身小动脉的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从而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肢体水肿等[3]. 血管内皮的损伤可进一步诱导血小板聚集,引起小血管血栓形成[4-5]. 聚集的血小板产生并释放血栓烷,刺激血管壁,使其强烈收缩甚至痉挛,从而加大外周阻力,促使血压持续增高,成为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病基础[4-5]. 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烷生成的药理作用,可以预防小血管内血栓形成,防范血栓烷引起的小血管收缩和痉挛,降低血管对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血管扩张,周围循环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降低先兆子痫及子痫之发病率[6].
妊娠期间,孕妇体内处于低钙状态[7-8]. 口服钙元素可降低血管对血管紧张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压下降. 补钙可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且能减少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
基于上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钙剂药理作用,我们将两种药物结合 应用 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 治疗 ,并以传统硫酸镁解痉为对照. 结果发现,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胎心异常的发生,其效果优于硫酸镁. 进一步的观察证实,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患者动脉血压和尿蛋白,并提高患者血清钙水平, 还可以改善患者孕妇凝血功能和血栓前状态,具体表现为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和d二聚体的水平. 尽管硫酸镁被临床广泛认为是治疗子痫前期子痫的首选药物,但本次 研究 结果显示,钙剂加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优于单纯应用硫酸镁,因此,建议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