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建立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bbf)的模型,考察注射用双黄连对bbf形成的影响及抑制作用。方法:在特定的条件、方法下分别对细菌单独培养和细菌与提取物共同培养,通过酶标仪测量其od值来考察bbf的生长能力。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df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双黄连;细菌生物膜;影响
建立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bbf)的模型,考察注射用双黄连对bbf形成的影响及抑制作用。
1 bbf模型的建立
1.1 大肠杆菌bbf模型的建立1.1.1 菌种的复活将大肠杆菌冻干粉加入0.4mlnb培养基溶解后,放入37℃恒温振荡器(230~240转/分钟)中培养8小时,分装在离心管中,加入0.5ml的50%甘油,置于液氮中,于-80℃冰箱中冷藏保存。
1.1.2 大肠杆菌bbf模型建立的方法将置于-80℃冰箱中的大肠杆菌划线于nb培养基的平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于36℃培养24小时。挑取平板上的单一菌落溶于5mlnb液体培养基中,于36℃恒温振荡器中振荡8小时,得到单克隆细菌增殖培养的菌液,备用。
将菌液稀释100倍置于96孔板中,四周为nb培养基作为空白。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于36℃培养24小时,取出。将菌液倾出,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后,加入0.1%结晶紫染色30分钟后,将结晶紫倾出,洗净,加入1%脱氧胆酸钠溶液,30分钟后,测其600nm处的od值。以菌液浓度为横坐标,以od值为纵坐标,考察bbf生长情况。
1.2 影响大肠杆菌bbf生长的因素通过实验的反复摸索,我们发现影响大肠杆菌bbf生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菌种: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对bbf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bbf的生长与否和bbf形成的好坏。且大肠杆菌传代越多,bbf的生长情况越不好,故我们每次实验均采用大肠杆菌的第二代菌株。
②96孔板的材质:不同的细菌在不同材质的96孔板上的生长情况是不同的。我们选用了市场上常见的三种96孔板分别是进口聚氯乙烯(pvc)板,国产聚苯乙烯(ps)板,进口聚苯乙烯板,大肠杆菌分别在不同材质的96孔板上培养。结果,大肠杆菌在国产ps板上的生长情况是最好的。
③培养时间:考虑到实验操作时间的可行性,我们选定将大肠杆菌分别培养18小时、24小时、36小时,考察bbf的生长情况。结果,大肠杆菌在培养24小时后,bbf的生长情况最好。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建立及影响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bbf模型的建立方法基本上与大肠杆菌的相同。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我们仍旧分别考察了96孔板的材质、培养时间及菌液浓度等因素,最终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稀释100倍、于国产ps板上培养24小时,bbf的生长的最好且稳定。
2 注射用双黄连对bbf的影响
2.1 培养方法的建立我们建立两种方法分别考察药物对bbf形成的影响及对bbf的抑制作用。96孔板的点样方法1:四周为菌液(nb培养基)。b行加入180μl菌液(nb培养基),c~g行每孔各加入100μl菌液(nb培养基),b行每孔用移液枪加入20μl药液,混匀,用多通道移液枪从b行吸出100μl移入c行,混匀,再从c行吸出100μl移入d行,依此类推至h行,吸出100μl后,弃去。即从b~h行药液浓度以2倍递减。96孔板的点样方法2:四周为菌液。b~g行加入100μlnb培养基,b行每孔用移液枪加入100μl药液,混匀,用多通道移液枪从b行吸出100μl移入c行,混匀,再从c行吸出100μl移入d行,依此类推至h行,吸出100μl后,弃去。即从b~h行药液浓度以2倍递减。
培养方法一:考察对bbf形成的影响。
按“96孔板点样方法1”完成后,依照“大肠杆菌bbf模型建立的方法”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于36℃培养24小时,以药液浓度为横座标,以平均od值为纵坐标,作图,考察对bbf形成的影响。
培养方法二:考察对bbf的抑制作用我们先将96孔板全部点菌液,依照“大肠杆菌bbf模型建立的方法”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于36℃培养24小时,取出,此时bbf已经形成,将菌液倾出,按“96孔板点样方法”,将培养基培养24小时,以药液浓度为横座标,以平均od值为纵坐标,考察对bbf的抑制作用。
2.2 考察对bbf形成的影响
图1注射用双黄连对大肠杆菌bbf形成的影响
将注射用双黄连加水溶解,配制成5mg/ml的药液,分别进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的操作。注射用双黄连对大肠杆菌bbf形成的影响结果见图1所示。
3 讨论
1)通过实验摸索,建立了可靠而稳定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bbf)的模型,确定了影响因素。
2)96孔板清洗方法的摸索:96孔板的材质是bbf模型能够成功建立的重要因素,确定96孔板的清洗方法:先在96孔板内加注洗液,浸泡3~5分钟后,用手握持96孔板,甩干孔内液体;再用乙醇浸泡24小时后超声20分钟,自然晾干,即可。
3)考察了注射用双黄连对bbf形成的影响。得出注射用双黄连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 结语
本实验建立了可靠而稳定的bbf模型,并通过此模型考察了中药注射用双黄连对bbf形成的影响,筛选出能够抑制或破坏bbf形成的活性成分,为从中药中开发治疗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新药提供新的筛选模型,为科学、客观评价中医药在治疗慢性感染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baver t,et al.biofilm formation in endotracheal tubes:as-sociation between pneumonia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athogents.
monaldi arch chest dis,2002,(57):84.
[2]dagupta m k.biofilms and infec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semindial,2002,(15):338.
[3]costerton j w,et al.bacterial biofilms.sci a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