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恐惧是指机体应对特殊刺激时,采用逃避性行为的一种内心状况。作为孩子出生后第一环境的接触者,父母应该积极关注儿童敏感脆弱的心灵,了解儿童的恐惧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关键词:家庭cbp疗法;恐惧症;干预
在儿童期,孩子经常会经历与某些特定刺激相联系的不愉快事件后,并且学会害怕某些物体或情境。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恐惧表现出的反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这均属于儿童正常害怕的发育过程。然而,相关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恐惧与其成人后焦虑性疾患有明显的持续性。这是由于很多儿童期的恐惧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发生,并在预期的年龄范围之外继续保持下去。加之儿童的父母及照顾者忽视了恐惧给孩子带来的强烈痛苦,没有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干预,使其恐惧症状在强度上不断加强,并泛化到其他的情境中去。例如一岁儿童见到陌生人会害怕,出现分离性焦虑,这意味儿童懂得和维持人际关系,表现出对父母的依恋和与他人交往的范围。对父母来说,理解儿童的恐惧是否符合发展阶段的特点使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这种发展性的观点,就不能正确地对待儿童的恐惧。然而,即使是常见的,与儿童年龄相符合的恐惧,也需要进行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向儿童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以及克服恐惧所必需的特定技能.
一、cbpt疗法的理论基础
认知行为游戏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play therapy)是建立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基础上的一种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依据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强调儿童积极地参与变化过程.接触到有关控制,掌握与责任的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与认知。
cbpt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和学习理论。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人的情感、行为及其反应均与认知有关。通过改变人的认知和由认知形成的观念,达到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消极情绪的效果。学习理论则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适应性行为和习惯,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消极反应及不良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矫正。因此,以学习心理学为依据,通过对学习的适当奖惩、调控患者行为,达到消除不良行为,建立良好行为的目的。
二、cbpt的治疗方法
cbpt中的行为方法通常涉及到行为的改变,而认知方法则更多涉及到思维的变化。由于非适应性的认知被认为是导致恐惧行为的潜在因素,治疗师应帮助儿童识别,矫正非适应性的思维。
1、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通过以适应性的反应代替原来的非适应性反应从而减少焦虑或恐惧的一个治疗过程。通过切断一个特定的刺激与它通常所诱发的焦虑或恐惧反应之间的联系,达到降低情绪反应目的。系统脱敏是治疗儿童恐惧的有效方法,尤其当儿童表现出高度的生理反应水平时。家长可以在实际情境中逐渐呈现该序列的刺激,同时一边指导儿童玩耍,一边进行简单,积极的自我暗示,肯定儿童自己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当患有成功地通过等级序列项目以后,克服了恐惧。
2、模仿学习
在模仿学习的过程,儿童可以在诱发焦虑的情境中看到非恐惧行为。模仿学习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机会,观看其他人怎样学习新的技能以应付恐惧刺激,(旨在治疗程度较轻的恐惧).这一方法对于那些不具备应付恐惧所必需的适当技能的儿童更为有效。
3、读书治疗
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比较简单,认知改变的策略经适当的调整后才能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年幼儿童。读书治疗作为认知干预的补充,通过讲故事描述儿童应该怎样应对相似的情境。这样的故事可以使儿童通过模仿而表现出对某个特定情境的积极反应,从故事中学习到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自我评述与自我控制
任何年龄的个体都可以通过接受帮助而形成积极的,与儿童年龄相适应的自我评述。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儿童有重要作用的成人所给予的特殊评级以及积极反馈,儿童学会了解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自我控制以指导个体采用新的行为与思维方式,通过认知的自我控制程序,儿童会监控,评价并强化自己的适应性应对技能。
四、cbpt治疗的阶段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在阶段前期,父母应及时关注儿童恐惧症状的情况,重视与孩子的相互作用;在中期阶段,父母要制定一个计划,重点在于增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成就感,并学习在面对特定情境时以更具适应性的方式进行反应。在后期阶段,防止恐惧症状的复发与泛化。使儿童能够学习在更为广泛的情境范围里应用新的技能,父母的行为以及对而通过的反应经常充当了鼓励,强化,维持或加重儿童恐惧症状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假设孩子会表现恐惧的反应,不要在恐惧反应确实出现之前就先强化这种行为。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害怕或是恐惧比其他适应行为得到更多的注意时,他或她极有可能因为得到了强化而继续维持其恐惧行为。
参考文献
[1] heidi gerard kaduson, charles e.schaefer. 儿童短程游戏心理治疗【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2] 单丽艳. 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 10.
[3]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m】.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