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监测分析。方法 对56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适时结果。结果 56例患者中12例(21.4%)晕厥发作时间与检测心律失常时间相一致,且晕厥的发生与心室停搏>3.0s有关。结论 动态心电可获得较可靠的诊断依据,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晕厥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在急诊工作中常常接诊因突发晕厥的病人,家属及陪患均急于要求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晕厥病症有一个熟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效快速做出诊断,对患者的预后及转归有很大的影响。现将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接诊且有记录的56例疑似心源性晕厥的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组患者共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男性占61%,女性占39%,发病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48岁,首次发作10例,多次发作者46例。发作时间大多少于3分钟。这些病人来院后经详细问病史及各种常规检查、脑电图、ct、mri、直立倾斜试验等检查,未发现晕厥的其他直接原因,故疑似为心源性所致的晕厥。
1.2研究方法 均采用12导联动态监测系统。肢体导联和加压肢导电极粘于胸前;双上肢分别粘于左右胸骨柄第二肋间中线,双下肢分别粘于左右肋缘下1厘米锁骨中线处,胸导联同常规心电图。全程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信息,记录期间嘱患者家属配合记录日常活动,准确记录晕厥发生的时间。49例进行了24小时的观察,7例进行了48小时的观察。
2 结果
2.1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晕厥的情况 持续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16例,晕厥发生5例;窦房传导阻滞8例,晕厥2例;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8例,晕厥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晕厥1例;反复发作短暂房颤6例,晕厥1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5例,晕厥1例;单纯性房早和室早8例,无晕厥发生。56例动态心电检测中与心律失常发作时间同步晕厥12例,占总数的21.4%。这12例中与缓慢心律失常有关者9例,与快速心律失常有关者3例。在缓慢心律失常病人中,表现为心室停搏(最长r-r>3.0s)。在此12例经动态心电图诊断提示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速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
2.2 12例晕厥病人中发生心室停搏>3.0s共18次,其中15次发生晕厥;而心室停搏<3.0s92次,无一例发生晕厥。
3 讨论
晕厥是由于短暂的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完全回复的意识丧失[1]。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组临床表现,晕厥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3.1常见晕厥的病因 反射性晕厥(包括临床最常见的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源性晕厥)。
3.2心源性晕厥预后差 任何因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搏出量急骤减少或暂停,均可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心源性晕厥可发生于任何体位,如平卧位发生常提示心源性晕厥;用力常为诱发因素;前驱症状多不明显或仅有短暂的心悸,伴随症状有面色苍白、发绀、呼吸困难以及心率、心律、脉搏的改变,既往有心脏病史或心脏病体征、心电、超声心动、x线检查多有改变[2]。
3.3诊断或排除心律失常性晕厥的唯一有效方法 是在典型症状出现时能记录到心电变化[3]。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为心源性晕厥的有效方法,其能长时间不间断记录动静状态下的心电改变,能准确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且为无创伤检查,易于应用和被患者接受而广泛用于临床检测一些原因不明晕厥或反复发作晕厥者。
本文56例病人中经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有严重心律失常伴发晕厥12例,占总监测人数21.4%,与大多文献报导相符。本组资料提示心源性晕厥的发生与停搏或心动过速时间过长,有效心搏出量减少,引起大脑低灌注密切相关。心源性晕厥病情重,预后差,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获取可靠的诊断依据,但阳性率并不高,阴性时亦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的可能。所以临床工作中必须首先要获取病人详细资料,包括询问病史及向家属及旁观者了解,重点了解来诊前的一些情况是否存在诱因,有否心脏病及其他病史等。并注意相关的辅助检查,以明确晕厥的病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心源性晕厥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可能防止晕厥发作。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安装起搏器、手术的治疗等。
参 考 文 献
[1]刘文玲.欧洲心脏病学会晕厥诊断与治疗[j].指南、医师报,2010,6(10)14.
[2]刘晖.晕厥的诊断与治疗[j].神经内科门诊手册,166-167.
[3]胡钢等.心电图监测在心源性晕厥诊断中的作用[j].心功能杂志,1998,1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