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ct检查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x线检查与ct检查结果,19例均行骨盆平片和骶髂关节ct检查。结果 其中1例x线为o级,ct为1级;4例x线为1级,ct为2级;2例x线为2级,ct为3级;1例x线为3级,ct为4级。8例x线正常或可疑的经ct扫描其中4例可确诊,诊断率提高50%。8例ct检查较x线检查敏感一个级别,且特异性高,敏感率提高34%。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x线可确诊16例达85%;ct可确诊19例,达100%。x线漏诊5例,达15%。结论 骶骼关节的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简便首选方法,骶髂关节的ct检查为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率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x线检查 ct检查
骶髂关节的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简便首选方法,随着ct的普及,骶髂关节的ct检查为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率提供更可靠的保障。笔者对1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和 ct检查结果予以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8年9月~2004年9月在我院行骶髂关节x线和ct检查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男/女为5.3/1;年龄:14~45岁,>30岁2例,<20岁4例,20~30岁13例,占68%;本组病例均选择首次就诊且病程在1年内,临床均有不同程度骶髂关节周围及腰腿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
1.2 方法:19例均行骨盆平片和骶髂关节ct检查。使用picker-1200sx型ct机,矩阵512×512,层厚2mm,层距2mm,骨算法重建,窗位150hu、200hu,窗宽1500~2000hu,软组织算法重建,窗位、窗宽分别为40hu和400hu;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18例、阴性1例。血沉、c反应蛋白均有升高,类风湿因子均阴性。
1.3判断标准:骶髂关节改变在骨盆正位片与ct轴位片表现的分级如下表:
![](https://www.11665.com/medicine/uploadfiles_4320/201103/2011031213034597.gif)
.
2 结 果
19例骶髂关节改变在x线与ct表现的分级如下表:
表2骶髂关节改变在x线与ct表现分级
![](https://www.11665.com/medicine/uploadfiles_4320/201103/2011031213034540.gif)
.
其中1例x线为o级,ct为1级;4例x线为1级,ct为2级;2例x线为2级,ct为3级;1例x线为3级,ct为4级。8例x线正常或可疑的经ct扫描其中4例可确诊,诊断率提高50%。8例ct检查较x线检查敏感一个级别,且特异性高,敏感率提高34%。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x线可确诊16例达85%;ct可确诊19例,达100%。x线漏诊5例,达15%。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可尽早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其它关节病作鉴别,而确定治疗方案,对疾病活动性控制,功能状况及预后评价等方面有极其重要意义。强直性脊柱炎是一个累及脊柱的慢性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但与遗传性因素及感染因子等有关,属结缔组织血清阴性反应疾病,多见于35岁以下男性,较少见于女性,组织相容抗原hla—b27阳性率很高,基本病变为附着端炎,它可出现在多个部位,但病变多始发骶髂关节,逐渐沿脊柱向上延伸。波及椎间关节滑膜和关节囊,以及脊柱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发生钙化和骨化。其典型x线表现为:早期可见双侧骶髂关节边缘模糊,关节间隙稍宽,尔后间隙变窄,关节面虫蚀状或小囊状骨质破坏,晚期出现骨性关节强直,脊柱改变为小关节间隙模糊消失,椎体上下角骨炎,增生硬化形成方形椎,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钙化,椎体两侧骨桥形成,脊柱呈竹节样变,伴广泛骨质疏松。髋关节和耻骨联合受累时有类似骶髂关节的骨质改变,亦偶见自上而下发病(称bechterew病),其预后差,易波及神经根而发生上肢瘫痪、呼吸困难。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为1966年拟订的纽约标准内容如下:①腰部前弯、后仰、侧弯的三向活动受限;②腰背或腰椎痛;③胸廓扩张度<2.5cm骶髂关节炎的x线分级(0~4级)。凡具有x线3~4级的双侧骶髂关节炎并伴有上述任一症状者或有3~4级单侧骶髂关节炎或2级的双侧骶髂关节炎伴有第①或同时有第②和第⑧条症状者即可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无临床症状的双侧骶髂关节炎者则为可能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骶髂关节呈耳状面,x线摄片前后大部分重叠,且常因投射体位,角度,条件不同及盆内结构干扰使骶髂关节的间隙测量、骨质轻微破坏、特别是关节面下骨质小囊状改变均不容易观察,故早期骶髂关节炎x线表现难以肯定,而随ct的普及,因其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且呈横断面轴位扫描,骶髂关节面关节间隙及关节面下骨质改变便一目了然,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特别是经 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面侵蚀情况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较可靠、满意的检查,尤其对临床高度怀疑而平片正常或可疑者的鉴别及确诊意义甚大[5]。所以我们认为年龄在30岁以下有腰背痛、晨僵在骶髂关节 x线摄片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应再作骶髂关节ct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当然有经济条件患者可把 ct检查作为首选。
参 考 文 献
[1]陈灏珠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809~811.
[2]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952.547.
[3]许杰洲、普庆锋.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活动性、功能状况及预后评价.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12.2(4):229~232.
[4]裘法祖主编.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895~896.
[5]田洪友、李静等.骶骼关节ct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山东生物医学工程,1999.06.158(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