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价一定剂量哌替啶和曲马多对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疗效、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30例剖宫产术中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出现寒战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哌替啶组、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胎儿出生后2组分别给予哌替啶、曲马多。观察注药后5min内寒战级别的变化、镇静效果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哌替啶和曲马多在注药5min后抑制寒战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5min后抑制寒战的效果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曲马多镇静效果满意且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1mg/kg曲马多治疗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效果确切、镇静效果满意且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寒战;哌替啶;曲马多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剖宫产产妇,asaⅰ~ⅱ级,术前无心肺疾病史,未服用过镇痛药、抗抑郁药或皮质激素。麻醉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l1~2,试验剂量为2%利多卡因4ml,无脊髓麻醉后,2%利多卡因5ml+0.75%布比卡因5ml混合液注入硬膜外腔,术中鼻导管吸氧。
1.2 分组与方法
30例产妇均在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定后出现不同程度寒战反应,随机分为二组(n=15):即t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m组静注哌替啶1mg/kg。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1℃~23℃,相对湿度为40%~60%。记录从抗寒战治疗开始到寒战终止的时间,如果15min后寒战未停止,认为治疗无效。治疗效果通过产妇的主观感觉评估:(1)无改善;(2)部分改善;(3)显著改善。瘙痒、嗜睡、眩晕、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被记录。评估新生儿出生后1min与5min的apgar评分。监测麻醉前后15min和治疗后5min产妇的生命体征。寒战分级标准:(0)无寒战;(1)无寒战但汗毛竖起或外周血管收缩;(2)仅一个肌群颤抖;(3)多个肌群颤抖;(4)整个躯体抖动明显。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二组产妇的年龄,体重,阻滞平面无明显差异(p>0.05)。ea后寒战开始时间,寒战程度和ea开始或治疗时体温在二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哌替啶是临床治疗寒战的主要药物,其效果优于同等剂量的纯μ阿片激动药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和吗啡。它的抗寒战效应可被大剂量,而非小剂量的纳洛酮逆转,因此哌替啶的抗寒战效应可能与其部分激活κ阿片受体,而不是μ阿片受有关,或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嗜睡、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曲马多能有效治疗麻醉后寒战,相比于吗啡有着弱镇静和轻度呼吸抑制特点,特别是对产妇和心肺储备低的患者。曲马多抑制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促使5-羟色胺释放,激活μ阿片受体。这些作用都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从而产生抗寒战效应。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与曲马多有着相似的中枢机制,本研究结果提示,1mg/kg的哌替啶和曲马多都能安全有效的治疗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寒战,而曲马多的中枢抑制作用较轻,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哌替啶,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参考文献
[1] 罗非.曲马多对麻醉后寒战的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8,4(2):126-128.
[2] 陈素明.哌替啶、氟哌啶治疗硬膜外麻醉期寒战[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