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再植的成活率不断提高,并且十分普及,基层医院,偏远地区,高原寒冷地区均有大量成功病例报道。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在95%以上,而仅吻合指动脉的指尖再植的成活率就在95.8%,其采用指端动脉弓以远仅吻合一条动脉分支或指端动脉弓以近仅可吻合一条指动脉的指尖再植行远离吻合口侧指端侧方刨面放血:指端动脉弓以近可吻合两侧指动脉的指尖再植于吻合口以近2 3cm 结扎非优势动脉两种方法解决血循环维持。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取得很大成效。
1护理体会
1.1对该患者护理时护理者需要认识到的问题
1.2患者行第一次血管吻合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过一系列常规护理措施后症状未缓解,行血管探查术发现血管挛缩。
1.3患者有长期吸烟史,烟叶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直接造成血管痉挛[1],导致再植失败。
1.4病人因突发损伤、疼痛、伤口出血及担心疾病预后可能产生紧张、恐惧及悲观失望的情绪。
1.5家属手足无措,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减轻痛苦,同时需要了解稳定后功能康复的知识。
2护理措施
2.1环境要求:病房应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室内严禁吸烟,避免寒冷刺激。保持室温在20-25℃,过低易致血管痉挛, 过高易使患者多汗、烦躁等。局部用 60w烤灯照射, 距离30-40cm为宜。
2.2体位要求:全麻术后病人未清醒前,头偏向一侧,患肢用软枕垫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并确保患肢不受压或扭曲,以利于静脉回流。术后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病人不能大幅度翻身做起。
2.3心理护理:患者术后易产生烦闷和焦虑情绪,护士应多与其沟通交流, 做好健康教育, 减少心理刺激。可遵医嘱[ 2] 给镇静止痛剂减轻疼痛,使患者情绪稳定, 保持安静 。
2.4术后疼痛处理:疼痛刺激可诱发血管痉挛, 同时影响睡眠,加重焦虑、紧张等情绪。
对于术后疼痛应给予预防性用药, 而不是待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给药 。对疼痛特别敏感给予曲马多100 mg 肌肉注射。
2.5尿潴留:术后6-8小时不能排尿,多与麻醉有关。术后应用血管扩张药,如山莨盐碱,亦可引起排尿困难。可诱导排尿,必要时上导尿管;术前训练卧床排尿,可减少术后的尿潴留。
3血管危象的发生因素
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如: 血管因素、血管外因素、血流与血液因素、精神环境因素、疼痛、吸烟等。因此, 血管危象的预防应从多方面着手。只有这样,血管危象的预防方能主动和有效。
3.1血管危象的护理:静脉栓塞发生后,应根据断指的原因和离断部位, 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首先解除致压原因, 如干结血痂、松解纱布、皮肤缝合过紧则间断拆开数针缝线, 断指远端局部回心方向按摩,经上述处理后危象解除。内危象经上述处理未能缓解者, 则行手术探查血管修术。术后早期危象多发生在 24h内, 晚期危象多发生在术后 0 90h。静脉危象发生在术后49h,经及时换药, 用无菌温生理盐水浸泡、冲洗, 指腹按摩, 肌肉注射罂粟碱 30mg, 15m in后右拇指指腹颜色转红润, 指尖放血 1次/h, 患指血运逐渐恢复正常。
3.2血管危象的观察:血管危象的观察包括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动脉危象的表现:患侧肢体皮肤苍白、灰暗, 皮肤皱纹加深, 皮温降低, 患肢抬高时皮肤出现花斑; 指腹张力下降、瘪陷,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 指端侧方切开不出血或缓慢渗出暗红色血液。静脉危象的表现: 患肢皮肤紫暗,皮纹变浅或消失, 皮温下降,患肢抬高时无花斑;指腹张力增加、丰满、膨胀,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脉搏存在; 指端侧方切口出血活跃,初呈淡紫色, 继之为鲜红色。
4小结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除术中要彻底清创、止血、正确无误的吻合血管, 防止吻合口血栓形成外, 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对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再植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 了解病房亚环境及患者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定期组织学习显微外科专业知识, 认真观察和记录再植指体颜色、皮肤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指标, 及时发现潜在的危象苗头,及时汇报,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可以及时纠正,护理人员术后应加强对再植患者的监护,做到及时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手术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2]徐晓丽, 韩玉玲, 任绪华, 等. 50例断指再造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2):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