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超声对≤2.0 cm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超声对≤1.0cm的小肝癌的检出和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明确小肝癌的诊断有明显的协助作用。
【关键词】超声检查 癌 肝细胞
本研究就56例小于2.0cm的小肝癌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讨超声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自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5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其中男性51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岁(18~71岁)。
1.2超声仪器 灰阶超声仪为东芝ssa 240a和aloka ssd 1200型,探头频率为3.5mhz;彩超为美国acuson 128xp/10-art,hp 8500 gp cviq,探头频率为2.5~4.0mhz。
检查时,常规先用灰阶超声进行肝脏的肋间、 肋下及剑突下等不同部位的纵切、斜切及横切扫查,全面显示整个肝脏的声像图,发现病灶即记录其个数、大小和表现等改变并作出诊断;如灰阶超声诊断不明确,则行彩超检查,先显示病灶再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的彩色血流情况,然后用脉冲多普勒检测病灶内血流流速曲线,分别记录各彩色血流表现及各血流参数,同时用录像机和光盘记录图像予以保存。
2 结果
2.1 56例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单发者50例,多发者6例,共有病灶62个;病灶最大2.0 cm,最小0.8 cm,病理报告均为肝细胞性肝癌。
2.2 灰阶超声对不同大小小肝癌的检出情况见表1;灰阶超声对不同大小小肝癌的声像图表现见表2;彩超对不同大小小肝癌血流检出情况见表3; 彩超和灰阶超声对不同大小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见表4。
表1 灰阶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情况
表2 小肝癌的灰阶超声表现
表3 彩超对小肝癌的检出情况
表4 灰阶超声和彩超对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
3 讨论
3.1超声对小肝癌检出的敏感性 从表1中可见灰阶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仍有一定的限度,尤其≤1.0cm者更为明显。但是,本组也显示超声对1.0~2.0cm的小肝癌有较高的检出率,而彩超亦能提高对小肝癌的检出。因此,对小肝癌的检查仍应首选超声。
3.2小肝癌的声像图表现 在低回声病灶中,脂肪及纤维组织成分较高回声肝癌为少。同时,在本组小肝癌中,多未出现肝癌的典型征象,而这些表现对肝癌的确诊有较高的特异性。表2中瘤周暗环数据说明肝癌的典型征象在小肝癌中出现率较低,这对明确小肝癌的诊断带来了困难。另外,有报道在≤2.0cm小肝癌中,内部不均匀回声者多于均匀回声者。由此可见,在有肝硬化背景的基础上,发现肝内低回声不均匀小病灶,应首先考虑肝癌的可能,如再出现瘤周暗环改变,则对诊断有肯定作用。但也有主张对这些小病灶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尽早明确其性质。
3.3彩色多普勒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能反映肝内病灶血供的情况,特别对有血供的肝癌更有较大的意义。有报道肝癌中彩色血流的显示率可达95%。当然,在小肝癌中其显示率较低,为20%~50%,而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则可提高到90%。
3.4我们体会在肝内发现低回声小病灶,彩色多普勒检测到彩色血流,ri>0.6,应考虑小肝癌的诊断。彩超进一步提高了确诊小肝癌的诊断信心。同时,灰阶超声与彩超联合诊断提高了对小肝癌的正确性,尤其对1.0~2.0cm者更为明显,可达89%。因此,联合应用灰阶超声和彩超可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性。
3.5脉冲多普勒检测小肝癌内的彩色血流呈搏动状动脉血流曲线,阻力指数为1.0。
参 考 文 献
[1]ebara m,ohto m,kondo f.strategy for early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nn acad med singapore,1989,18:83-89.
[2]徐智章,王文平.超声doppler技术在肝实质占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1,13: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