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股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通过检测血管的收缩期最大管径(ds)、舒张期最小管径(dd)、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弹性指标参数(β)和顺应性(ac)、脉搏波放入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pwvβ)等七项参数变化,来分析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间各参数值经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发现:ds-dd和ai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间差别无意义; ep、pwvβ和β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股动脉测值高于正常人; ac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股动脉测值低于正常人。结论: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股动脉弹性;检测研究
1 仪器的选择及方法
1.1 仪器选择 采用philips sonos 7500 和 philips iu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1-3l 和 l12-5,配备et软件及e-dms图像后处理系统,能在b/m模式下对血管前、后壁运动轨迹进行实时跟踪和描记。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去枕平卧,于平静状态下测量平卧位右侧上肢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连接心电图以区分心动周期、收缩期与舒张期。超声检查取双侧股动脉长轴,距离股深动脉分叉处前、后约1.0 cm处分别取样。探头轻置于腹股沟处,调整角度,使股动脉前后壁清晰显示,测量内径及imt后启动et软件,将两条取样线分别置于血管前后壁的内膜上,采集5~7个连续稳定的波形图像保存,仪器可自动计算出该侧动脉ep、β、ac、ai、pwvβ值,所有超声检查保证有两个以上有经验的医师在场,共同选择符合标准的图像,进行数据测量,波形图像不稳定时,重复检查2~3次,取其平均值,记录所有受试者的ds、dd、ep、β、ac、ai、pwvβ值。全部数据应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2 数据采集和分析
2.1 对象
2.2.1 慢性乙型肝炎组 2007年7月~2009年12月选择随访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3~58岁(平均43.2岁),均为本院传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符合临床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2.2.2 正常对照组 随机抽取50例来院查体的健康人,男女各25例,年龄18~58岁(平均42.1岁),入选标准为健康体检者,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所有受检者检查前均禁烟、酒及咖啡等1天以上。
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分布等方面资料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细资料见表1。
2.2 检测指标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股动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弹性指标参数(β)和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pwvβ)并记录。
2.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3 结果(见表2、3)
两组间各参数值经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发现:
ds-dd和ai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间差别无意义。
ep、pwvβ和β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股动脉测值高于正常人。
ac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股动脉测值低于正常人。
3 讨论
3.1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hbv感染后主要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损害,肝细胞可以表达多种辅助因子,加强t细胞受体与抗原的结合。肝细胞通过其表面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提呈作用,tc细胞杀伤体内受感染的肝细胞,与此同时hbv从一部分被杀死的干细胞中释出,再感染其他的肝细胞,如此往复使病变经久不愈。由于慢性hbv抗原持续存在,机体产生相对应抗体,循环中免疫生理学改变,血浆中的扩血管物质及缩血管物质与正常人比较均升高,大量的内毒素在体内积聚,损伤血管内皮,同时肝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凝血因子消耗较大,加重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时又可以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进入血液,使之形成恶性循环。
3.2 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的基本原理 动脉血管管径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发生的改变,除了包含管壁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和振幅等信息外,还包含有相位信息。e—tracking技术的系统装置可实时跟踪血管前后壁的活动,采集并处理含有这些相位变化的原始信息。即射频(rf)信号,通过零交叉方法,将这些相位变化转换为距离信息,并以曲线形式显示前后壁的活动和内径变化。代表血管弹性的参数有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弹性指标参数(β)和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pwvβ)等。
3.3 研究人员利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与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分别计录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股动脉弹性数值,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显示,ds、dd和ai: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p、pwvβ和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a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重症患者中,以上差异更具显著性(p<0.01)。
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股动脉ep、pwv β、β和ac与正常人差异明显,这些参数可代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通过临床远期诊断观察e—tracking技术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评价的首选方法,从而为临床提供一个全新的检查方法。